欢迎光临花都历史名人网,您是第1780643位访客
通知公告:
留德博士徐日新

        徐日新(1908—1964),字尉亭。留学博士、医学家。现新华街公益村人。17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国立广东大学医学院。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积极投身革命,参加广东北伐军战地救护,并随军北上苏州、杭州等地,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抢救伤员。是一位热心助人、救死扶伤、医德双馨的好医生。

 

 

留学回国为抗日

 

        1927年,徐日新为了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在革命党人的帮助下,东渡日本,进入东京帝国医科大学外科学习。次年又得到岳父邝磐石医师的资助,携未婚妻邝丽琛赴德国留学深造,夫妻均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祖国的需要,徐日新主动放弃德国优厚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携家人回到祖国参加抗日救国医疗队伍。为了发挥自己的医疗技术,徐日新在广州沙面自办日新医务所,组织医学会,集合医学界同仁,宣扬西医,交流中西医疗法,为抗日救死扶伤全力以赴,培训了一大批医务人员奔赴抗日前线。

        1938年,因后方工作需要,徐日新举家迁往广东连县,受任连县县立医院院长,协助政府办理支前救护,医疗培训,医疗防疫等工作。这时,连县突发脑膜炎流行病,徐日新不分昼夜与医务人员抢救病人和部署防疫方案,有时候还要到偏远的山村去抢救病人,来回几十里路。一天,一位乡绅的儿子不幸传染上了脑膜炎,得知徐日新医术高明,连夜赶到县城请徐日新出诊。徐日新顾不上一天的劳累,背上药箱赶往病人家中。由于救治及时,使病人脱离危险,病人家属感动得向徐医师鞠三躬,连连说道:“你真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徐日新临走时,这位绅士硬是要塞给他银两,徐日新婉言谢绝,说:“我不是为银两来的,我是为了救治病人的生命而来。”在徐日新的带领下,连县很快制止了脑膜炎的突发流行。

        1943年,徐日新在曲江县建立日新医院,(当时中山大学设分校处于曲江,徐日新受聘为该校医学教授,教授外科、五官科课程),他团结医学界同仁,组织医师公会。他以医术高明,为医清正,当选为该县第一届参议员。当选参议员后,他更加注重自己的公众形象,经常免费为贫困地区群众看病,为大家办好事。那时医学教材缺乏,为了不使学生中途辍学,他与同事紧急编写了一批教材免费送到学生手中。在参议员会上,他极力发扬民主,弘扬正义,坚持阻止当时地方政府非法干涉参议员选举的事件,在群众中留下了良好的口碑。

        抗战胜利后,徐日新重返广州从事医务工作,直到新中国成立,先后在广州河南第二纺织厂医院、中山医学院附属医院从医三十多年。他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医疗事业,他自己因长年劳累积劳成疾退职,1961年,徐日新移居香港,1964年病逝,享年56岁,使家乡人民过早地失去了一位好医师。

 

(刘兆江)

相关资讯
© 广州市花都区骆秉章研究会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 粤ICP备120405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