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花都历史名人网,您是第1703306位访客
通知公告:
农运领袖侯凤墀

        侯凤墀(1896—1942),花山镇岗村人。花县早期共产党员和广东农民运动的领导人。1924年,在侯桂平、陈道周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选送到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期学习,结业后,被任命为中央农民部北江特派员。1924年10月,与陈道周、王福三等成立花县农民协会,并担任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1925年8月间,任广东省农会委员,后调任省农协北江办事处主任,为中共北江特委,参加了英德县城暴动。大革命失败后,迁往新加坡以行医为生。1942年7月,病逝于新加坡,时年46岁。

 

 

学生营长

 

        1922年,从花县第一高等小学毕业后立志投身农民运动的侯凤墀来到学生中间,向学生宣传和地主劣绅斗争的道理。不少学生受到侯凤墀的启发,开始聚集在他的周围,和他一起到农村鼓动农民和更多的学生一起加入到反抗地主劣绅的斗争中。侯凤墀看到受到他发动的人越来越多,就萌发成立武装的念头。由于没有办法弄到更多的枪支,就发动学生从各自的家里找来猎枪、铳等武器,成立了学生营,对外宣称中央直辖讨逆军,侯凤墀自任营长,当时同为学生的梁伯舆任副营长。为了扩大这支队伍的影响,据称还制作了有“侯”字的大旗。这支学生队伍在当时虽然只是侯凤墀等人的青年意气行为,但他敢于斗争的胆识和出色的组织号召能力引起了同村侯桂平的注意。侯桂平见侯凤墀有文化,思想活跃,社会活动积极,就开始向他宣传革命思想,逐步把他引上革命道路。

 

 

英德暴动

 

        1924年,侯凤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7月,被选送到广东农民运动讲习所第一期学习,结业后,被任命为中央农民部的北江特派员。1925年8月间,侯凤墀任广东省农会委员,调任省农协北江办事处主任,为中共北江特委。

        1926年11月,侯凤墀和北江特委卓庆坚一起开办了北江农军学校,并担任教员。1927年4月,为反击国民党英德当局以暴力手段“清党”,中共广东区委委员罗绮园、省农民协会常委周其鉴与英德县党支部书记王承烈商定,乘英德农民自卫军(简称农军)还没北上、清远农军即将北上路经英德之机,以县人民团体联合会的名义组织农军于1927年4月25日发动英德县城暴动。4月25日,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军教导师第一团支持下,侯凤墀按照暴动计划,率领北江农军学校学员和英德农军将国民党英德县政府重重包围。代行县长职务的总务科长王镏沧看到暴动队伍人数众多,只得率部投降。侯凤墀在没有付出什么代价的情况下活捉了王镏沧和分庭检察官谢豪,并收缴了国民党英德县政府公章,接管了英德县政权。25日上午,在北江地委书记卓庆坚,委员侯凤墀等人的组织下,英德县党支部在东门坝召开群众大会,宣布成立北江地区第一个县级革命政权——英德县政府委员会。

 

 

东征讨蒋

 

        1927年4月底,清远、英德、曲江、南雄、始兴、仁化、乐昌等县农军1200余人誓师北上武汉,侯凤墀担任部队总指挥,并兼任第一大队队长。经过一路兼程,7月,队伍到达武汉。这时国民党南京政府和武汉政府公开分裂,北江农军又以东征讨蒋名义,开赴南昌,在南昌起义中担任警戒任务。起义后,侯凤墀率领的北江农军被编入第二十军三师六团,随起义队伍南撤广东。在南撤途中,侯凤墀被派为先遣人员,先回广东联系地方组织,以接应起义军南下。不料,侯凤墀辗转到了香港后,因关节炎严重,只好留在香港治疗。大革命失败后,侯凤墀远走新加坡,以行医为生。

 

(董明盛)

相关资讯
© 广州市花都区骆秉章研究会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 粤ICP备120405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