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花都历史名人网,您是第1780624位访客
通知公告:
“铁汉公”黄皞

        黄皞(1440—1513),字时雍,号栎坡,明代南海县塱头村人(今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自小好学,熟读“四书”、“五经”等书,得父母指点,长大考取进士。官至云南左参政,一向勤政为民,刚直不阿,清正廉明,有“铁汉公”之称。

 

 

“铁汉公”美誉的来由

 

        明代成化元年(1465),黄皞参加科举考试中了进士,遂授命吏部司务,再转验封司员外郎,后官至江西布政使司、云南左参政。他刚开始做官,就勤政于民,颇得朝廷称赞。这时,宦官刘谨见黄皞掌管税粮,便派人拉拢,企图同流合污,从中渔利。黄皞对刘谨之为人奸诈已有所闻,坚决不与他狼狈为奸,并拒受礼物。以后,刘谨又趁黄皞出差之时,再派人送钱物给黄家人,黄皞回家得知后,立即一一退回。刘谨见他刚直不阿,便恨之入骨,屡使人罗织罪名,以指责黄皞。另一宦官名崔安,追随刘谨,不知底细,也来诸多指责黄皞,遭到黄皞严词辩回。后来崔安得知刘谨是个奸人,黄皞是名好官,“安乃愧服,连呼‘铁汉吏’,民因‘铁汉公’云”,后来连皇上也称黄皞为“铁汉吏”,并赐黄官袍,背面绣有金色龙爪一只,一时传为佳话。

 

 

以民为本,开仓赈灾,遭屈辞官

 

        明正德年间,黄皞任云南左参政,政绩颇佳。有一年,遇上天灾,饥民遍野。黄皞见状,急奏章朝廷,请求钦准开仓赈灾。但奏章被刘谨压下,借以为难他。黄皞久未得钦准,见饥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毅然承担未得圣旨便擅行之罪,开仓赈灾,并组织灾民自救,安然度过灾期。

        刘谨得知此事,借机奏本朝廷,说他有违皇命,私自开仓赈灾,从中贪污。黄皞有口难辩,被迫辞官回乡为民。刘谨还不甘心,暗中派人监视他的行动,寻找“罪证”。见黄皞南下回乡乘坐的木船沉重慢行,就以为是运走财宝,经查看,船底只是装了一层花岗石板,作为遇风浪时稳定船只之用。以后又派人跟踪黄皞至塱头村,见他居所简朴,生活节俭,找不到贪污奢侈之罪证,只好罢手。

 

 

建造“青云桥”,造福家乡

 

        黄皞辞官回乡后,以耕读传家。他见塱头村出入口隔着的河涌要靠渡船运载来往行人,很不方便,便捐出从云南乘船带回的花岗石板,发动乡民集资修建桥梁。他希望乡里读书人能仕途顺利,定名“青云桥”,即“青云直上”,地位上升之意。又把桥中的河涌定名为“鲤鱼涌”,含“鲤鱼跳龙门”,科举高中金榜之意。此桥于明正德丁卯年(1507)建成,为石拱桥,长20米、宽4米、高4.7米,两孔,桥两侧正中嵌石匾刻书桥名“青云”两字,乃黄皞亲书。此桥于清代曾两次重修。清道光五年(1825)重修竣工之日,许多文人雅士慕“铁汉公”生前之为人,前来瞻仰题诗,其中花县花山小村诗人利普一诗最为精彩,旧《花县志•艺文志》录入:

        丫山之麓横潭西,长虹宛水横天梯。淋漓大署“青云”题,往来道周相扳跻。此桥借问缘谁置?父老争传“铁汉吏”。京华供职廿余年,为忤权奸官遂弃。挂冠林下虽食穷,利物济人犹此衷。割鸡岂碍牛刀试,不忍病涉旋鸠工。三百年来石梁折,后人重踵前人辙。江水泱泱清且长,想见高风与亮节。有云此桥尚形胜,建之明年起参政。满门簪笏递延绵,皆视此桥作福命。公之高明古所无,用行舍藏忘荣枯。患得患失事游谬,而谓贤者为之乎?因之遇物觇负抱,小小设施皆大道。君不见,白公水闸樊公渠,前贤岂为邀福造。

        这首诗赞扬了黄皞建桥便民的善举,也写出了他仕途中高风亮节被屈多舛的命运,显示出他寄望于后代为国为民的良苦用心。

 

 

沉冤终昭雪,刘谨被问斩

 

        刘谨屡屡谋害忠良的行为,后来终于被正德皇帝识破,便秘密派忠臣杨一清调查刘谨的恶行。他暗中逐一清查被刘谨诬告受屈的官员,搜集证据,以备为他们平反。杨一清得知黄皞是被刘谨所逼而辞官回家,便专程来到黄皞家乡塱头村。经过查访,得知黄皞在乡里乐善好施,造福一方。他又到云南黄皞当年为官的地方,得知他一贯清正廉明,一心为民解难,查无贪污之罪。为了不打草惊蛇,以问罪之名,杨一清秘密保送黄皞和其他蒙冤者先后回京。他指派心腹宦官张永与各受害人联名列举刘谨的各种罪证,于正德五年(1510)奏本控告刘谨。正德皇帝见奏,龙颜大怒,立即下旨刑部押审刘谨,最终下令判处刘谨死刑,斩于午门。朝中文武百官无不称快。黄皞得到了平反,官复云南左参政。

 

 

奉旨放木鹅,不忍多占地

 

        黄皞复职后,政绩显著,廉明清正,正德皇帝颁旨嘉奖,赠他一只木鹅带回家乡,准他将木鹅放到家乡河中漂流三天,漂到哪里,哪里两岸旁边的田地便归他所有。黄皞只好奉旨将木鹅放入河中。但他一想,如果任其漂流三天,将要占有大量田地,于民不利。他于心不忍多占田地,于是暗中找了个小孩游水到河中把木鹅引入到一口塘中停下,这才不至把大量土地占为己有。

 

“七子五登科”,“父子两乡贤”

 

        黄皞不单刚直不阿,廉洁奉公,而且严于家教,坚持耕读传家。他有七个儿子,长大后均懂农耕,读书也用功。其中有五个儿子科举考上举人、进士,故乡人皆称他“七子五登科”,成为闻名花县的书香之家。黄皞和第五子黄学准(与父同为进士)由于为国为民做了许多好事,功勋卓越,得到皇帝赐给“乡贤”称号,故又有“父子两乡贤”的美誉。在塱头村建有“乡贤栎坡公祠”,纪念他的事迹。该祠至今仍在,已列入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陈棣生)

相关资讯
© 广州市花都区骆秉章研究会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 粤ICP备120405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