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湖村
汤廷光
位于炭步镇石湖村的汤氏家庙
汤氏家庙
汤廷光祖屋(刘兆江 摄)
编者按:
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代代传承下来的规矩。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是由许许多多的一家之风所共同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当下,家风家训文化在现今家庭、家族以及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花都建县虽只有300多年,但历史上名门望族不少,对花都、广州、广东乃至国内外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花都名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早已时过境迁,但培育和滋养他们的家风家训,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为深入挖掘花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汲取前贤廉吏家风家规和村规民约的精华,由区纪委组织区内部分文化人编写、李远主编的《花都名人家风家训》一书,选取了塱头村黄氏、华岭村骆氏、石湖山村汤氏、三华村徐氏、黄沙塘村朱氏、锦山村宋氏、藏书院村谭氏等七个家族为代表,挖掘出各大家族的代表人物,以及家风家训,整理成花都好家风系列故事。现“花都记忆”以专栏形式节选刊出,再现花都名人家风,以飨读者。
家风家训
大学明新善齐家可治平;
中庸仁智勇达道本常经。
石湖山村名人 汤廷光
汤廷光,清朝同治四年(1865)农历十一月出生,殁于民国二十二年(1933)农历正月初二。幼名朝焰,庠名廷光,字朗亭,广东花县(今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石湖山村)人,广东黄埔水师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生,毕业后派往英国深造。光绪二十年(1894),汤廷光参加甲午海战,后历任海琛巡洋舰管带、海圻巡洋舰管带、艇长、广州军政府大元帅府参军、海军次长。民国八年(1919)5月26日,军政府下令加汤廷光海军中将衔。1920年10月,汤廷光被公举为广东督军兼理省长,后改任中华民国政府海军部长,任广东省治河事宜督办、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海军部长、海军总长。1922年9月,汤廷光宣布辞去海军部长职务,1924年1月5日,汤廷光被免去广东治河督办职务。同年,领花县修路局局长衔,在此期间,主持重修《花县志》。1933年1月27日病逝,享年68岁。逝世后,民国政府发出褒扬令,表彰汤廷光在辛亥革命、护国、护法诸役之勋绩。汤廷光在任广东省治河事宜督办期间,致力于疏通省内河道。后人为纪念汤廷光兴办水利之功绩,在北江芦苞水闸树碑载文记其事。
屡立勋功 造福民众
汤廷光一身正气,爱国爱民爱乡,志在为国争光,致力护法,助粤逐桂,功标青史,为粤人所拥戴。原炭步镇石湖山村书记汤锡林撰题缅怀对联:“扼海上将兼省长,临水元勋汤佛爷。”概括了汤氏家族对民国将领汤廷光传承汤氏家训家风的事迹,表达了汤氏族人对汤廷光的景仰和怀念之情。
(一)不负众望,屡立勋功
汤廷光祖辈延续农耕生活,老实善良,勤俭厚道,父亲汤合和在炭步镇石湖山村以务农为生,并多有生存之蹇与衣食之忧,持家有道,对孩子要求甚严,获乡里好评。
汤廷光童年坎坷,差点被生活所迫的父母将他卖给邻村的疍家户(艇家的粤语谐音,现称水上居民)。后被哥哥朝烜拦住。朝烜夫妻先安排汤廷光在广聚元皮货店当杂工。这一预想不到的遭遇以及哥嫂的培养,在汤廷光幼稚心灵中深深扎下了富于同情劳苦大众的根苗,培养了汤廷光善良、正直、勤劳、知恩图报的品德。犹如优良的种子,在他身上播种,开枝散叶。
时逢战乱,广东在黄埔兴办水师学堂,把海防教育列为重点来抓。在维新运动富国强兵思想的影响下,汤廷光认为这是投身从戎,效力国家的好时机,在兄长朝烜的鼓励下,毅然报考广东水师学堂。光绪十三年(1887),23岁的汤廷光以成绩良好,条件相符,被广东黄埔水师学堂录取,成为当年广东培养海军驾驶人才的首届学员,为祖辈务农的汤氏家族争光,全家为之骄傲、庆贺。
攻读驾驶班期间,汤廷光严格遵守“举贤任能,勇艺双全,吃苦耐劳”的校风校训,不辜负学校和哥嫂的培养和期望,成为第一期学生毕业者十三人之一。汤廷光登舰练习期满后,被派往英国“格林里次”及“鲍特丝密夫”海军学校深造。留学回国后汤廷光在海军舰艇实施见习,被派赴外国验收已订购的炮舰雷艇,后来分配到北洋舰队服役,历任三副、二副、大副,通过实践使其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军指挥军官。汤廷光在清朝末年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巡洋舰——海圻军舰的管带(舰长),也是民国时期在“海圻”舰任职时间最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一位舰长。
汤廷光在黄海海战和驾驶海圻军舰出巡欧美时,为国争光,获得了崇高的荣誉。根据海军部“海圻”舰员兵请奖呈文,1913年5月12日,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特发出授勋令:汤廷光给予三等文虎章、一等医官汤家桢(汤廷光侄子)给予六等文虎章。随后又授汤廷光一等红色奖章。较高荣誉的获得,是汤廷光长期奋发学习技术,率领巡洋巨舰,远航欧美大洋,为祖国争光,传承家训的结果。
清光绪二十年(1894),汤廷光升任定远舰管带。9月,中日黄海海战爆发,中国北洋舰队在海战之中被日舰击沉五艘军舰。汤廷光指挥定远等舰,奋勇冲击,也被日舰击中多处。汤廷光机智勇猛,沉着应对,但仍没法控制,桅杆被毁,舰身开始下沉,他机智应对,最后爬到军舰的烟囱上,才幸而脱险。黄海海战之后,汤廷光因在抗战中多次有功,受光绪皇帝御赐二等功第三双龙宝星海军正参领。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汤廷光接任海琛舰管带。这年11月,他奉命驾驶2950吨的海琛舰从天津到马关,经日本神户前往东京,载送特使赴日回访天皇,历时一月。当海琛舰驶抵神户时,当地华侨代表闻讯来到舰上拜谒舰长汤廷光一行,并致辞表示欢迎。神户、大阪中华商务总会举行招待会,慰问全舰将校士官航海之劳,庆贺祖国军舰远航日本海疆的成功。商务总会总理郑瑞图、丛良弼即席喜悦联合致欢迎辞。
宣统元年(1909),汤廷光接任海圻管带。汤廷光便从较小军舰管带晋升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巡洋舰——北洋舰队旗舰海圻舰舰长,由此开启他任海圻舰舰长履历,是民国时期在“海圻”舰任职时间最长、实践经验丰富的一位舰长。宣统三年(1911)4月26日,汤廷光奉命驾海圻舰陪同程璧光参加英皇乔治五世举行的加冕盛典,海圻军舰出巡大西洋、太平洋,驶过英伦海峡的成功航行,历时两个月,5月23日,驶抵英国伦敦。这一壮举,不仅显示出中国海军官牟已具有驾御巡洋舰远程航行的能力,更是为祖国争光,大振中华海军的声威,同时鼓舞了侨居外国的爱国华侨。海圻舰随后在访问英、美、古巴等国都受到礼遇,并访问各界人士,其中古巴华侨慷慨激昂,扶老携幼上舰参观祖国的海军,在舰上举行官兵侨胞联欢活动。在古巴人办的《旬报》发行《临时增刊》,刊头标题为“第一艘中国战舰访问美国受到热烈欢迎”,图文并茂地介绍海圻舰访问美国与抵达古巴的盛事,官兵侨胞志气高涨,振奋人心。
(二)率舰易帜,人民拥戴
1911年8月上旬,当海圻军舰到达古巴时,受当地三民阅书社等华侨革命团体及三副黄仲煊(革命党成员)影响,坚定了程壁光和汤廷光率舰易帜投向革命的决心。1912年1月1日,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正在英国巴罗港的海圻舰降下黄龙旗,竖起中华民国的五色国旗,正式宣告易帜。3月末,海圻舰从英国起航,于5月末回到上海。当海圻舰从游历欧美各国返航中国抵达上海后,程璧光、汤廷光即率领全舰官兵在舰上易帜,以示拥护共和政体,参加民主革命的行列。
中华民国海军部为了表彰海圻军舰出巡欧美懋著勋劳,于1913年5月9日上书大总统为海圻舰员兵请奖,呈文说:查海圻军舰前赴欧美各国,逾时一载,差竣回华。该舰员兵久涉风涛,具见劳苦,程统领璧光经年远使,督率有方。汤舰长廷光远涉重洋,驾驶尽善,经前海军总司令黄钟瑛呈请奖励前来。查我国海军方在幼稚时代,前因经费困难,故从无远航欧美各洲之举。迨前清末叶因英国加冕盛典,特派“海圻”赴贺。旋因墨国内乱,复派赴美洲镇抚华侨。往返需时一年余,计程万余里,使我国国徽飘扬于异地,实自“海圻始。”
汤廷光在护法运动中,态度明确,立场坚定,英勇顽强,起到了重要作用。军政府为了表彰参与护法的陆海军有功人员,公布了《陆海军勋章条例》与《陆海军奖章条例》,对陆海军参与护法在事出力的武官普遍晋升授勋。1919年5月26日,军政府下令给汤廷光加海军中将衔,7月7日,又令授予汤廷光二等嘉禾勋章。
1918年2月26日,海军总长程璧光遇刺身亡,改为林保怿升充,汤廷光任次长。8月,广州军政府成立,孙中山特任命汤廷光为海陆军大元帅府参军。汤廷光因为人忠厚,热心爱国,为群众所拥戴,被推继任海军总长。
在粤桂战争中的“助桂反粤”问题上,海军次长兼海圻舰长汤廷光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坚决反对海军舰队助桂攻粤,深得人心。在军事会议上,海军次长兼海圻舰长汤廷光首先发言,他说:“公等若助桂,廷光则自由行动。”坚决反对海军舰队助桂攻粤。
当广东政局危急,战机现于弹指之时,汤廷光顾全大局,临危受命,接任粤督,旋兼省长,接交之日,市民放鞭炮庆贺。1920年10月8日,汤廷光在众人的推举下就任督军,但他非常谦虚。1920年10月29日,应各界联合和平维持会所请,汤廷光出任广东省省长,尽管他已统揽广东军政大权,但仍无意独裁专制,为官清廉,爱护民众,尽心为桑梓服务,管好地方治安,勤俭节约。
(三)治河督办,造福民众
1920年12月9日,汤廷光就任军政府海军部长职责。1921年5月5日,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非常大总统职,随后又任命了正式政府军政要职,汤廷光被任命为海军总长。1922年6月16日,在广州发动兵变叛乱的陈炯明退守粤省东江一带。同年8月9日,孙中山离粤赴沪,军政府解体。9月6日,陈席儒就任广东临时省长。18日,汤廷光接受陈席儒的委任,就任广东省治河督办。他卸去舰队一切职责,致力于疏通省内河道,因致力疏通省内河有功,芦苞水闸建有碑文记序,以纪念他为民兴办水利的功绩。
汤廷光身居要职时,为官清廉,深得民心。他在海军身居高位,仅靠工资收入和公费津贴。任督军兼理省长时,民穷财尽之际,他廉洁清正,扶持正义,临危受命,无利可图,尽职尽责。任治河督办时,治河经费,操诸英国人手中,汤廷光只拿薪饷耳。
汤廷光晚年生活退隐闲居于家,闭门谢客,简单度日。1924年l月5日,姚雨平接任广东省治河督办,汤廷光从此退休。合家老小居于一栋六间的砖木结构的普通民居。1933年1月27日,汤廷光突发脑溢血,未交代后事留下片言只语,便猝然逝世。丧事完毕,遗骸运回家乡安葬。汤廷光逝世后,人们纷纷缅怀他,从此名留千古史册。
海军同袍闻此噩耗后,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海军舰队派遣军乐队到汤家寓宅致哀。舰队司令张之英敬撰挽联曰:“南中护法赖坚持,最难敝屣功名,粤土至今思大树;江上挥戈惭未学,不获借师耄宿,海疆遽尔失长城。”
同年10月4日,南京国民政府为追念汤廷光在民国以来诸战役中功勋卓著,特颁褒扬令,以昭懋荣。褒扬令对汤廷光在辛亥、护国、护法诸役之勋绩,使其英名永垂不朽!
汤氏家训
勉励后人
大学明新善齐家可治平; 中庸仁智勇达道本常经。
汤氏家训以对联的形式出现于汤氏始迁地——石湖村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家庙里。汤廷光祖籍石湖山村,据史载,最早是由始祖悦明公从石湖村迁出来的。始祖汤观锡迁入石湖,四世祖悦明公由石湖村迁来,村后有小山,故名石湖山村。
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历经迁移的汤氏族人也将祖上传下来的家训家规家风带来并代代相传,在建于清•同治十年(1871)的石湖村汤氏家庙里,挂着康熙年间第十七代起沿用的既是族人辈分又是家训的励志对联:“大学明新善齐家可治平;中庸仁智勇达道本常经。”汤氏家训虽然只有短短20字,寓意深刻,具有划时代教育意义。这是汤氏祖先把在生活中总结出来的一些为人处事的精妙的道理、修身养性规矩刻在汤氏家庙的木柱上,弘扬祖德,时刻勉励教育子孙后代立志成人,报效祖国。
勤奋读书、必有作为,风清气正、善良为民是汤氏家风的生动实践。“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汤氏家族在千百年来的延续中,用行动影响和感染着子子孙孙,汤氏后人从小就养成了爱国、勤劳、坚持、刻苦、好学、节俭、清廉的好品德,他们注重教育和品德培养,在汤氏居住的村子风气尚好,每年都有学生考取大学。石湖山村、石湖村、茶塘村、石南村等周边汤氏后人受到汤氏家训影响,历来村风民俗淳朴,家规家风好,村民遵纪守法,遵守村规民约,友好相处,相互帮助,呈现出欣欣向荣、和睦的景象。从村落有名人物的言行中,体现了汤氏家训家规的传承。
例如汤锐祥(汤廷光之子),生于民国十九年(1930),三岁丧父,1955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副教授(已退休)。他继承汤氏好家风,从小发奋读书,勤奋刻苦,与人为善,务实求真。治学六十年,长期研究辛亥革命以来的历史,治学态度非常认真、刻苦、严谨。他的写作思想与态度是:“拓荒愿履险,创新喜众评。”1983年开始,汤锐祥先生的研究工作从广泛的中国革命史范围转向重点研究孙中山,将主要精力在孙中山与民国时期的护法斗争、海军的护法斗争等,并为这一立项研究能有明确思想和成果而深感欣慰。他以图书馆为基地,经年累月博览有关书刊文献,对史料爬梳筛选,编辑出版《护法舰队史》《护法运动史料汇编》等书。
汤氏家风以其无形的力量,影响着炭步镇汤氏后人的言行,一对门联一段神话故事,蕴含着村民美好的愿望和村风。石湖山村仰湖汤公祠门口刻着一幅对联:“派衍仟羊,祥开元鸟。”村民们几乎知道这短短8个字里的民间传说故事,而且讲起来神情庄严肃穆,绘声绘色。汤姓是鸟族,我们这个地是鸟地,所以就叫“乌鸦地”。对联大意是:村子里的地叫仟羊地,祖先就叫元鸟,是上帝派我们来这里繁衍的,百鸟归巢,汤氏在这里繁衍生息,但必须传承家训家风,遵守乡规民约,例如,村民去拜祖,即拜“乌鸦地”这一祖坟,大家都遵守乡规民约:祭拜祖宗坟时,一律不准烧鞭炮,更不能敲锣打鼓。太热闹过于躁动是对祖先的不尊重,所以往往两公里下去几千人参加,都远远地把车停下,虔诚地走路过去祭拜。几百年的风俗一直传下来。一同来这里拜祖的还有清远的三家村汤氏族人,这条村有1000多村民。
撰文:侯丽佳 摄影:黄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