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岭南先贤网,您是第1817008位访客
通知公告:
花都名人家风家训系列(二)骆秉章传世好家风
刘浪 汪琳


骆公紫光阁绣像


骆公祠(1905年 [日]山川早水摄影 刘永禄提供)


马鞍山骆公铜像 (刘兆江 摄)


光禄大夫家庙(骆卫国 摄)


重修后的骆公墓 (常芳明 摄)

编者按:

家风,是一个家族或家庭代代传承下来的规矩。一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很大程度上是由许许多多的一家之风所共同形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无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无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当下,家风家训文化在现今家庭、家族以及国家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热点。

花都建县虽只有300多年,但历史上名门望族不少,对花都、广州、广东乃至国内外社会文化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花都名人所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早已时过境迁,但培育和滋养他们的家风家训,至今仍具有十分重要的学习和借鉴意义。为深入挖掘花都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汲取前贤廉吏家风家规和村规民约的精华,由区纪委组织区内部分文化人编写、李远主编的《花都名人家风家训》一书,选取了塱头村黄氏、华岭村骆氏、石湖山村汤氏、三华村徐氏、黄沙塘村朱氏、锦山村宋氏、藏书院村谭氏等七个家族为代表,挖掘出各大家族的代表人物,以及家风家训,整理成花都好家风系列故事。现“花都记忆”以专栏形式节选刊出,再现花都名人家风,以飨读者。

骆秉章(1793~1867年),广东花县(现花都区炭步镇华岭村)人,晚清名臣、重臣。道光十二年(1832年)进士,钦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历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湖南巡抚、四川总督和协办大学士等职。同治六年病逝于成都,终年74岁。清政府赠“太子太傅”,入祀京师贤良祠,给谥号“文忠”,在湖南、四川两省建专祠纪念。和曾国藩、左宗棠等人并称为“晚清八大名臣”,是中国近代史很有影响的人物。2013年12月,骆秉章被花都区列为首批9位“花都先贤”之一。

家风家训

家训1:训安於读,农安於耕(以读求进,益智明理)

家训2:官清安宅道如舍,宦游佳是右军山(以廉守身,公而忘私)

家训3:至孝动苍天,经义永垂(以孝当先,敦亲睦族)

家训4:守业勤为本,存心厚乃长(以勤为本,积德累仁)

家训5:其文有经术者贵,所居在廉让之间(以谦立世,屈已从人)

家训6:富贵不能淫,崇俭以养德(以俭持家,言传身教)

廉洁奉公不徇私情的晚清名臣——骆秉章

骆秉章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清官。在清代享有“本朝人品第一”的美誉。道光年间,他奉命担任查库御史,去户部银库查库一年。走马上任的当天,库官荣禄等四人便向他介绍银库的“惯例”:银库在收取各地捐项银两时,规定每100两要多收4两,其中2两归库丁,2两归库官和查库御史,俗称“四两平”,一年下来御史约有二万多两“辛苦钱”。骆秉章说:我做事的准则向来是不授人以把柄。如果我收了此钱,以后还如何去查库呢?

骆御史不收钱,这让库官们很着急。过了几天,他们又来和骆交涉,说“四两平”既不收,那就作为银号捐官的款项上交,银号稍作表示,一年下来,大人也有万余两的外快。骆秉章再次谢绝:这笔钱摆明了不合法,明辞而暗受,我不会做的。库官们仍不甘心,没过多久,他们又托骆秉章的同乡李某来进言,说各银号给他准备了到任礼,共7000两。以后一年三节,每节也送7000两,其目的就是在银号交银时“求都老爷勿挑斥”。

面对诱惑,骆秉章态度鲜明地说:公事公办,足色足秤上缴,我当然不挑剔;若以少充多,银色低潮就要挑。骆说到做到,有一次到库内抽查,发现有名库丁将收的银子多算了十余两,当场将该库丁重责了四十大板。

骆秉章在严厉查库的同时,也洁身自好,每月在库只收饭食银38两,甚至在年中,也将所得的饭食银分100两给车夫和跟班,严格管束下属在库内捞取好处。

军机大臣潘世恩是骆秉章的恩师,潘的儿子在为亲戚交银捐官时,被骆发现短缺25两。骆告知其家丁,必须补足,不然只好由我代补。次日,潘家只好补足欠银。这种情况让大家看傻了眼,这次骆老爷如此认真查库,连潘相的面子都不给,我等难以舞弊呀!

在骆秉章的严厉监督之下,库丁无法作弊,等于断了库官和银号的财路。大家决定到上面活动,将骆弄走。他们想出的方法竟然是花钱让骆秉章升官走人。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正好有不负责查库的京畿道监察御史的职位空缺,于是库官联络银号四五人竟凑了7000两银子到骆的上司副宪大夫、左副都御史帅承瀚家打点,想让骆能上位补缺,好在被其家人识破来意,轰出门去。

此事一经传出,骆秉章查库不徇私情,廉洁奉公的故事在京城迅速传开,广为人知。后来,就连道光皇帝召见骆秉章时也说:“汝是年查库办得好,不独我知,人人皆知之。操守是读书人本分事,汝是读书人,清廉二字为本,自是知的。”并要求他“汝好好读书,好好做官,将来为国家办事。”

同治六年(1867年),骆秉章在成都病逝后,他多年的同事,成都将军崇实问骆之侄孙骆肇铨后事如何安排。骆肇铨拿出骆秉章所有的家当,仅箱笥五六具,里面除官服外,其余全是旧衣,其中还有粗布缝制的。余有银子八百两,每封都有藩司印花,证明全是官俸银。崇实大为感动,最后奉旨赏银五千两治丧,骆肇铨方才有能力千里迢迢扶柩回乡。这在晚清政坛极为罕见。

华岭村骆氏家风故事

家庭是国家的缩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古代士大夫的人生信条。“人必有家,家必有训”,自古以来,家训、家风的话题就是每个家庭绕不开的永恒主题。骆秉章身为封疆大吏、湘军地方最高统帅,为官领军数十年,虽然政绩显赫,军功卓越,地位崇高,权倾一时,却时刻没有忘记他对家人,族人的教育责任。一百多年来,骆秉章良好的家风家训,犹如一个家族生生不息的神奇密码,让后人时时感念,受益良多。而在花都民间也流传着许多传奇的故事。

智断兄弟争产案

清代花县有一富户,在父亲死后,兄弟两人闹着分家,都想多占父亲留下的财产。哥哥认为自己居长,对家里的贡献多多,分财产自然要先拣优厚的,余下的才轮到弟弟。弟弟则认为自己才成家不久,更需要有点经济保障,于是寸步不让。无奈老爷子走得突然,对家中财产如何分配,也没留下个字句或遗言什么的。于是两兄弟私下商量不成,便都想请外人来帮着自己说理。

起初,两人找到族中长老,想请他们来主持公道。岂知长老们知道最难断的就是家务事,又恐得罪两兄弟中的某一个,于是都摇手缩头,不理此事。

兄弟俩一急,便将此案告到县衙。官司开审之前,俩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谁?骆秉章。骆秉章是花都炭步人,曾任湖北按察使,因母亲去世,正在家中守孝。由于他一直在朝中为官,与当地官员颇有往来,两人都想,若是骆大人帮忙,这个官司便有赢的希望。

先是哥哥找到了骆秉章,骆秉章了解到来龙去脉后,并没有表明态度,他先问:“令尊大人留下多少财产?”哥哥一听,以为骆大人愿意出手相助,便老老实实地将家中田地,房屋以下银两一一道来。

骆秉章说:“按照俗例,作为长子分配财产应该优先,多占一些,因为长兄在家中创造这些财富时曾付出较大的辛劳,但是要我出手帮你,俗话说,衙门八字朝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你能拿出多少钱来打点呢?”

哥哥说:“骆大人若帮我,我愿出一千两银子。”骆秉章说:“那好,一言为定吧!”

隔天,哥哥送来一千两银子。骆秉章收下后,弟弟又找上了门。

  骆秉章佯装一切不知,听弟弟说了此案的来龙去脉后,一样没有表明态度,他也是问:“令尊大人留下多少财产?”弟弟一听,知道骆大人愿意出手相助,便也将家中田地,房屋以及银两一一道来。

骆秉章说:“你年纪尚轻,创业守成都没经验,中国人历来讲究尊老爱幼,按理你应该优先分配家产,可你兄长不同意,那只好打官司。可要打赢这场官司,不出点银子是不行的。”

弟弟:“如果判我多得,我愿出一千两。”骆秉章说:“实话告诉你吧,你兄长也想打赢官司,他已经找到了我,并且给了一千两打点费用,你也是一千两的话,那我就为难了。”

弟弟想了想,反正钱财是父亲留下的,不须吝啬,只要打赢官司,破费点又算什么呢。于是便说:“骆大人,我愿意拿两千两银子。”

骆秉章竖起大拇指,说:“爽快!你打点得多,当然帮你打赢,立即拿钱来。”弟弟返家后,马上送来了两千两。

骆秉章又传话其兄说:“你弟弟送来了两千两,你只送来了一千两,这官司不好打了。”哥哥想了想说:“既然如此,我再出两千两,总计三千两,这官司一定要赢!”

骆秉章说:“如此甚好,这官司你一定能打赢。”哥哥又送来两千两,骆如数收下,又传其弟说,“你兄长总计送来三千两,叫我帮他胜诉,你看怎么办?”弟弟此时骑虎难下,不打会输,打下去又没钱了。

骆秉章说:“钱少当然打不赢的,没钱,我可以帮你先借,反正赢了官司后,你有大把产业可以抵还啊!”弟弟为争口气,表示愿意出四千两,并当场写下两千两的欠条。

第二天,骆秉章让人将两兄弟一齐叫来。两兄弟见面,颇有些尴尬,正不知如何是好,骆秉章说话了,他先对其兄说:“你弟弟为了打赢官司,已经出到四千两,现金花尽,不惜举债打官司,你看怎么样,如果坚持打下去,你还要回家再拿钱来。”

兄弟俩瞠目结舌,深悔财产花去了大半,果真是未见官,先挨八十大板,好比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骆秉章望着两兄弟,正色说:“人之至亲,莫如兄弟姐妹者,所谓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一回相见一回老,能得几时为弟兄?兄友弟,弟恭兄,人之伦理。即便隔居分灶,也不分你我。你俩有同胞共乳之情,若因一点财产而祸起萧墙,箕豆相煎,岂不是让令尊大人在天不得安宁。”

听了骆大人的一番道理,兄弟俩面红耳赤,惭愧不已,当即表示不再分家,共同守成创业。于是,骆秉章将银子和欠条如数退回。兄弟俩终于明白骆大人一片苦心,于是一同到官衙撤了讼状,从此和睦相处。

川盐作手信

咸丰年间,骆秉章任四川总督,花县骆氏宗亲以为族中出了大官,曾推举几位父老前往四川探亲,明的是看望骆大人,实则是想求骆大人赞助一些银两回家乡修祠堂,筑公路什么的。哪知到了成都,骆大人只招呼了几天食宿,便下了“逐客令”:“我现在虽然做了大官,但为官的俸禄也只够养家糊口和日常开销,实在没有什么余钱,对不住家乡父老,十分惭愧。现在正处农忙,各位如果没有什么事情,还是回乡去吧。”几位族人只好告辞还乡。

临别时,骆秉章连一点盘缠都拿不出来,幸好来的时候,几位族亲还备有一点回去的银两。尴尬之下,骆秉章说:“我就送你们每人十斤川盐作为手信吧!”

但随后骆又想到,沿途各地正在查办贩卖私盐行为,为了避免同宗麻烦,他又到衙门给每个人题写了一把“勤俭持家”的纸扇,叮嘱大家收好,万一遇到关卡检查说不清,道不明时,就将纸扇拿出来应付一下,好让官差知道是骆大人的同宗,不是什么走私盐贩。

果然,沿途没经过几道关卡,就遇到官差稽查。几位骆氏族人因携带川盐被抓个正着,官差认定他们这是走私行为,要没收川盐,拘押定罪。争辨和拉扯之间,一位族人忽然想到骆秉章送的纸扇,于是打开扇动。官差一看是总督大人签名题写的字样,忙连声赔罪,并以礼相待。问清缘由后,官差也感慨骆大人为官清廉,除了允许每人将十斤川盐带走,还给每人馈赠了些散碎银两,以免路途窘迫。

巧卖芋荚干

花县芋头远近闻名,特别骆秉章家乡炭步镇的芋头更是美味可口,骆秉章每次回乡,餐桌上必备此道食材。有一年,华岭村某亲友千里迢迢去四川找骆秉章,想谋个差事,于是便带了一大包晒制的芋荚干作为礼物。

到了成都,骆秉章收下了礼物,只略微品尝了一些后,便再也舍不得吃。过了一段时间,那亲友见骆大人政务军务繁忙,也没应承自己的差事,便要告辞回乡。因为没想着来了还要回去,根本就没备下盘缠,只得向骆大人讨要。骆秉章一听犯了愁,想来想去后说:“本人薪俸微薄,积蓄无多,无法给你足够的盘缠返乡,请你把那包芋荚干拿到衙门旁边的墟市去摆买,只说是广东花县特产,随你信口开价,自会有人向你购买。”那亲友半信半疑。谁知摆开不久,就有个官员模样的人上来问价,那亲友便随口说是十两银子。岂知那名官员根本没还价,就欢天喜地将芋荚干买了去。

不久,骆府中便出现了送礼之人,礼帖上写着“花县特产,请骆大人笑纳!”等字样,打开精美的礼盒一看,正是那包芋荚干。骆秉章拆去包装,又让那亲友如法拿到市场上摆卖。果然,没多会,又有一名官员上来问价,然后又欢天喜地买了过去。如此三番五次,一包芋荚干竟卖得一百多两银子,那亲友回家的盘缠已绰绰有余了。后来,那亲友才得知,骆大人爱吃家乡的芋荚干早已经在成都官场传开了。

撰文 刘浪 汪琳

(转自今日花都报)

(今日花都)
© 广州市花都区骆秉章研究会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 粤ICP备1204053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