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3日晚,“花都人”微信公众号刊载了文友龚越洪的一篇题为《一首民谣道尽社会百态世间炎凉》的文章,其主要内容说的是在花都,特别是在炭步镇一带流传百年的一则民谣和民谣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这篇文章一经推出,即引起了较大关注。在花都祠堂文化研究会的微信群里,不同的人对这首民谣有着不同的解读,其中原《花都文史》编辑,楹联大家胡文汉文友提出了两点看法:一是民谣是对骆秉章中举后,骆姓族人攀亲认祖风气无奈的讽刺,很有民风民俗和花县当时村落经济状况的研究价值;二是骆姓在花县及其邻近的三水地区分布了七条村庄,号称“骆姓七庄”,骆秉章中举后给贫困的村庄既带来了荣耀,又带来了灾难。笔者对胡文汉的第一点中“很有民风民俗和花县当时村落经济状况的研究价值”的意见颇为认可,但对其他实在不敢苟同,于是便在群里就民谣的本意和胡文汉打起了“口水仗”。因手机打字费劲,有些话言犹未尽,不吐不快,现梳理出来,与胡文汉商榷并请诸文友指正。
“骆村举人华岭中,莲塘拜祖逞英雄,五指龙园烂衫都当尽,横岗大涡倒晒一山松”。当今的年轻人对这首民谣想来知之甚少,但作为花都本土文化的研究者或者说有一定兴趣的人士大抵都听说过。排除民间的口口相传以及网络的流传,限于视野所限,笔者所看到的这则民谣收入正式出版物的应是岭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8月公开出版,由我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区民间文艺研究会)的陈棣生、林锡泰、李远主编的《广东民间故事全书•广州•花都卷》,原题为《骆秉章寻亲拜祖》,整理时间为1987年4月,讲述人为骆照棠,搜集整理为程鹏、李华。这则故事表述的内容和对民谣的解说和龚越洪文中所述大抵相似,可以断定都是出自同一个民谣版本。那么这则民谣到底说的是什么,要表达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第一句“骆村举人华岭中”,毫无争议,当然说的是骆秉章原先是骆村人,但因骆村主事人嫌其祖母外嫁佛山,而不让其入户,只得迁籍于华岭村,结果是以华岭人的名义考取了举人;第二句“莲塘拜祖逞英雄”说的是莲塘村的骆姓族人在骆秉章中举后表现兴奋,把拜祖活动搞得格外隆重,抢了当时的风头,以至于别的村颇有微辞,一个“逞”字已将不满跃然纸上;第三句“五指龙园烂衫都当尽”指的是炭步邻近的三水地区五指斑、龙园两个村将旧衣都拿去当铺当了,就为了弄点钱办一场喜宴;而第四句“横岗大涡倒晒一山松”的另一版本是“横岗大涡倒完一山松”,无论是“倒晒”还是“倒完”,其实都是一个意思,就是说这两个村的人将山上的树都砍了卖钱办酒席,庆祝骆秉章高中举人。
这首民谣所提到的骆村、华岭、莲塘、横岗、大涡以及三水的五指斑和龙园七个村就是胡文汉所说的“骆姓七庄”,那么这首民谣到底是说骆秉章中举后骆氏族人心怀喜悦,大举庆祝呢?还是说骆秉章中了举人,大家勉为其难,迫于压力和威势,不得不庆祝,甚至给贫困的村庄带来一场所谓的“灾难”呢?这里面有一个主动和被动,情愿和不情愿的问题。
据《骆文忠公自述年谱》记载可知,骆秉章少年勤学,虽寓居佛山,但辗转于花县、广州府读书,甚至教书。他求学生涯的三个重要节点分别是嘉庆三年(1798),6岁的他破蒙开笔,在佛山安宁里师从仁化拔贡谭守让读书;嘉庆十四年(1809),他师从南海庠生罗次蕴,取得南海县试高中第一名,就是这一次,他被南海考生指为“冒籍”,不得不回花县寻亲问祖;嘉庆二十四年(1819),他在佛山霍家祠读书,省城高中已卯科第58名举人,这就是民谣所说中举的背景;道光十二年(1832),骆秉章以40岁的年龄大器晚成,以恩科60名进士,殿试二甲27名,朝考入选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从此走入仕途。
在清代,作为一度蛮荒之地的花县出个举人非常之难,由于骆秉章中举给骆姓族人带来的心灵激荡和欣喜可想而知。七个村的骆氏族人个个引以为荣,认为祖上积德,家门有幸,不甘人后地都搞起答谢祖宗等各种庆祝活动。这其中当然有攀亲沾光的心态,但更多的则是自发来分享这份殊荣,其初衷就是中国农村浓浓的人情味,强烈的宗族情结以及“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普世价值观。
为什么说骆秉章中举给“骆姓七庄”带来灾难的观点站不住脚呢?
首先,骆秉章虽中了举人,但其只是具备了做官的资格,并不能像中进士那样一定要有官做。清代官僚体制庞大,公务员多如牛毛,很多人捐官也只能买个官帽,有个名义,要等实授还得挤破头找机会。当年满腹经世致用之学的左宗棠中举后,没有考中进士,一样没有官做,后来还是因为做了骆秉章的师爷,凭借军功和多人举荐才挤进清朝的编制队伍,所以客观上骆秉章并不具备让人不得不为他搞庆祝活动的权柄和实力。
其次,骆秉章本身是个家族观念强,有着严重家乡情结的人。迄今,在花都依然可见多处骆所作的题词题匾遗迹,为家乡族谱写序,帮族人打官司等也多有记载。仅同治二年(1863),身为四川总督,位高权重的他远在西蜀,也受家乡士绅之托为花县申请到朝廷的禁煤令,由此花县立下三块“禁挖煤碑”,使象山脚下的盗墓、商奸和聚匪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他又受同族之托,为骆氏祖坟被“盗葬”和广东巡抚郭嵩焘大打笔墨官司,维护骆姓族人的利益。骆秉章做了官都对家乡有情有义,没当官时怎会坐视同宗因他中举当衣砍树而导致一场灾难呢?
第三,如果说是村民迫于形势,想讨好骆秉章,想得到骆以后的关照,那更说不过去。这种带有地方民俗色彩的群体性狂欢活动,骆秉章又能记住谁,以后又能关照谁呢?
第四,如果民谣创作者的本意不是正能量的,应该也无法流传下来。因为后来的骆大人成一代名臣,国之柱石,对这样一则事关他的民谣,即便因开明不置可否,当地的地方官员也肯定会严加禁止,不让其流传。而从中国国情来看,骆姓同宗更不会妄自菲薄自己家族出的大官。
值得一提的是,民谣作为民间的一种文学创作形式,在写法上常用比拟、借代、夸张等手法;在意蕴上则多调侃、讽刺而富有趣味才得以经年流传。理解一则民谣不能完全按照字面上来理解,要了解民谣的产生背景和表达的玄外之意,不然就会表错情,会错意,甚至弄出相反的结论来。比如花县还有首《逃倭寇》的民谣写道:“正月十四逃倭寇,三兜松处有人流,炮火连天石龙头,东面个边田療走,石基阻挡转回头,社岗全掂田心走,米面六畜兴仁有,国泰兴仁算运够,油榨赶来胡岭痞,明日起程经洞口,走到沙杭就掘头,楠术岗来难民有,来到梁屋真系够,水平坐落透一透,三路敌人进会芦包口,国军包围寇就走。”在这首民谣中,连用了十六个地名。你如果从字面理解,真以为那个逃难者一连跑了十六个地方。其实这则民谣只是反映了当时的花县人民在日军暴行下无家可归,无路可走,朝不保夕,命悬一线的悲惨境遇。又比如“白发三千丈”,你若真以为李白愁得头发有这么长,那也大错特错了,这无非是艺术手法的夸张而已。所以“都当尽”和“一山松”也都是一个道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这首民谣是骆姓族人对骆秉章中举后的肯定和认可,用夸张的艺术手法表现出大家奔走相告,为之骄傲的喜悦之情,以及“骆姓七庄”同乐同庆的一时盛况,应该是自发和自愿的,民谣的原意也并不像胡文汉所说的那样,是对骆姓族人攀亲认祖风气无奈的讽刺,更不可能是骆秉章中了举人,反而害得几个贫困村庄“砸锅卖铁”被迫搞庆祝活动,以致于带来一场“灾难”了。 之所以整理成篇以作商榷,实因为“花都人”公众号聚拢的都是花都文化界的精英人士以及民间祠堂和姓氏文化的资深爱好者,此种观点如果不及时加以澄清和纠正,很有可能以讹传讹,造成认知上的偏差,既对不住花都过往的名贤,有违于历史的本真,还给后人研究花都历史带来困惑和迷茫!
附:
一首民谣道尽社会百态世间炎凉
龚越洪
近百年来,花都(花县)西南部的炭步骆村、大涡、华岭、横岗和赤坭莲塘以及三水的五指班、龙眼园村的骆姓人家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骆村举人华岭中,莲塘拜祖逞英雄,五指龙园烂衫都当尽,横岗大涡倒晒一山松。
这首民谣讲的是骆秉章中了举人之后,骆姓族人凑钱庆贺的情况。骆秉章的祖父原居骆村,很早过了世,祖母因生活所迫,带着骆秉章父亲骆成斋改嫁到佛山镇桶头墟。骆成斋成年后,娶妻生了骆秉章(又名骆俊),秉章从小在佛山读书,智慧过人,十多岁参加了南海县县试,得中第一名。但考生见榜上第一名是骆俊,而南海县并无骆姓,认为骆俊不是南海人,不能参加考试,便纷纷要求主考官查对核实,结果查实南海确无骆姓。因此主考官否定了骆秉章中考的成绩,并叫他返原籍参加考试。
骆秉章回家向母亲询问原籍,母亲告知他原籍是花县炭步骆村和迁居佛山的原因。于是,骆秉章即搭渡返炭步赶回骆村认亲,希望能在花县原籍应试。谁料当时骆村族人中主事的骆洪章,因骆秉章祖母已改嫁,竟不承认他是骆村人。秉章没法,只好返回佛山镇,途经大涡村,了解到附近骆姓众多,并得到一位同姓的大涡乡民的同情帮助,叫他去找华岭村当事人骆秉行要求收留入籍。果然得到骆秉行的同情和支持,自认骆秉章为兄弟,并叫骆秉章拜华岭村一个姓何的妇女为继母。后来秉章参加花县考试,报籍贯华岭,应试又得中第一名,后会试于省会高中举人。所以民谣第一句:“骆村举人华岭中”。
当时花县骆姓都是骆村始祖骆道德分支。骆秉章中举后,为光宗耀祖,各地骆姓都要迎接骆秉章回乡拜祖。拜祖时,除供设祭品,鸣放炮竹拜祖先,大排筵席以示庆贺外,还要给中举者(骆秉章)一封大利是(红封包)表示恭贺和鼓励。
当时赤坭莲塘村骆姓人多钱多,争丁献款,大摆筵席。民谣第二句:“莲塘拜祖逞英雄”就是这样来的。至于横岗和三水五指班龙园村的骆姓,大多家道贫困,手头拮据,只好砍松山,变卖自织土布,筹款办理迎接骆秉章回家祭祖的盛典了。所以民谣第三、四句说:“五指龙园烂衫都当尽,横岗大涡倒晒一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