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馆长、广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卓祺,副馆长李继光等省、市专家一行调研我区正在施工中的光禄大夫家庙重建工程。区政协副主席汤浩昌,区政协委员,骆秉章第六代后人、骆秉章研究会会长骆鼎陪同调研。

李卓祺一行首先来到骆秉章研究会,听取了光禄大夫家庙的建设情况介绍,并应邀为光禄大夫家庙青云巷门楣题写了“廉介”、“持躬”四字。随后,李卓祺一行马不停蹄地来到炭步镇华岭村光禄大夫家庙施工现场进行调研。

李卓祺仔细察看了工程规划图,对建设布局和施工用料进行了全面了解。他每走到一处,都仔细听取了施工方的讲解,并一一给出了专业性的意见。他强调,光禄大夫家庙重建工程一定要严格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古建筑建设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建筑的历史内涵。在施工中尽量做到保存原来的建筑形制、建筑结构、原来材料和原有的施工工艺和做法,追求文物建筑的真实性。建设单位对原始物料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能保留的尽量保留,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状。

岭南古建筑专家李继光还饶有兴趣地对光禄大夫家庙保留和现场挖掘出的多块碑刻的寓意进行了一一辨析,指出石碑图案分别含有“宝鸭穿莲”、“平安福寿”、“双凤朝阳”和“左青龙右白虎”等的吉祥寓意,引起了大家的共鸣和赞叹。
汤浩昌要求,光禄大夫家庙重建工程是我区古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工程,建设单位一定要按照规划要求和工程质量要求,统筹安排,抓紧施工,争取早日建成开放。
据悉,光禄大夫家庙是清朝钦赐给我区曾任湖南巡抚、四川总督等要职的晚清名臣骆秉章的家庙。该庙于1939年被毁。现由骆鼎作为主要出资人捐资1000万元建设。工程于2013年9月12日开工,目前,第一、二进的砖墙已完成80%,计划主体建筑将于2015年10月份竣工。光禄大夫家庙建成后,将作为乡土历史,爱国主义和廉政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让后人瞻仰和铭记一代乡贤。
(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