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是骆秉章研究会成立以来取得重大发展的一年,在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以及区文联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关注地方历史名人,打造地方名人文化,在各兄弟协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我会在骆秉章事迹挖掘、整理、宣传、出版,骆秉章的当代价值体系提炼以及弘扬骆秉章等历史名人对当代的影响和作用等多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一、2003年主要工作
(一)开展了首届骆秉章研讨会学术论文有奖征集活动
从2012年10月中旬开始,我会利用区内外媒体和网络,面向全国开展了首届骆秉章研讨会学术论文有奖征集活动。活动共征得有效论文27篇。5月28日,由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广州市文史馆文史学术委主任、研究员陈泽泓;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广东省广府文化研究会会长赵立人等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委团对全部征集作品进行了评选。评选采取不记名评分方式,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12名。湖南省湘潭市委党史地方志办公室唐徽的《如何正确评判骆秉章在湘军序列中的作用和地位》和我会副秘书长刘浪的《当前骆秉章研究的思考与建议》获得本次学术论文一等奖。我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远的《有关骆秉章研究几个问题初探》获得二等奖;副会长刘兆江的《从张晹谷墓碑和骆秉章手书木匾考证骆秉章功名》、理事王卫华的《光禄大夫家庙”初考》获得三等奖;刘浪的《骆秉章所涉楹联初考》和会员江永强的《立德立功立言成就儒家知识分子典范》获得优秀奖。随后李远担任主编,副秘书长骆炽晟和刘浪担任副主编,全部论文汇编成《骆秉章研究论文集》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在5月份正式出版。论文集辑录了全部获奖论文27篇,约22万字,是目前国内骆秉章研究内容最丰富、史料最全面、观点最权威的论文集。该书在首届骆秉章学术研讨会上首发,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骆秉章研究上的空白。
(二)组织举办了首届全国骆秉章学术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关注本土历史名人,打造地方名人文化,值骆秉章诞辰220周年之际,6月7-8日,由我会主办,花都区民间文艺家协会和花都历史名人网协办的首届全国骆秉章学术研讨会在海豚俱乐部隆重举行。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中山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培正学院、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曾国藩研究会、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左宗棠文化研究会、广州炎黄文化研究会、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以及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二十多家单位和社团的代表以及全国各地的清史、太平天国史、湘军文化和骆秉章研究的专家学者和热心人士约150人齐聚花都,参加研讨活动。中国扶贫基金会副会长,原广州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广州市政协主席,骆秉章研究会名誉会长陈开枝;区领导骆秋强、钟国雄、陈家飞、覃海深、徐兆东、邵靖、李荣渝、张文兰、汤浩昌、全泰源;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曾应枫;广州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原广州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刘东升;湖南省湘乡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曾国藩与湘军文化研究会执行秘书长左都建;湖南省双峰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曾国藩研究会理事邹幸福;湖南湘阴左宗棠研究会会长王品端;广东省河源市客家古邑研究会副秘书长袁凤忠等领导出席会议。陈开枝、覃海深等领导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我会近年来开展骆秉章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与会的唐徽、李超平、钟陆文、左都建、崔艳红、耿之矗、王小平、黄鹏、王品端、李远等专家畅所欲言,各抒已见,发表了当前骆秉章研究的独家论述和精彩观点。会上,我会还向省立中山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广州图书馆、广州地方志办公室、华南师范大学图书馆、花都区图书馆、花都区档案馆等7家单位赠送了《骆秉章研究论文集》。会上还聘请了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骆伟教授,海豚俱乐部副会长、区新闻中心主任胡兴龙博士为骆秉章研究会顾问。研讨会期间,与会的外地专家和代表参观了骆秉章研究会、马鞍山公园骆秉章铜像、炭步镇华岭村光禄大夫家庙遗址、洪秀全故居,对骆秉章生平事迹和我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做进一步的考察和了解。部分专家还前往佛山,考察了东华里的骆家大宅,并在骆秉章墓前进行了祭奠活动。
本次研讨会集中对外展现了花都区近年来骆秉章研究取得的学术成果。除《骆秉章研究论文集》在会上首发外,我会理事胡力平(笔名亚壶)著文、梦楚绘画的绘本《骆秉章之谜》也在会上首发。大会还印制了展示骆秉章研究会成立以来工作历程的大会会刊《骆秉章研究》。
会后,《南方都市报》、《南方日报》、《信息时报》、《中国社会科学报》,广东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分别报道了本次活动情况,在区内外引起较大反响,成为我区文化界的一件盛事和大事。
(三)积极推进光禄大夫家庙的重修工作
光禄大夫家庙是清朝钦赐给骆秉章的家庙。清同治年间(1866年),光禄大夫家庙由朝廷出资在炭步镇华岭村建造,1939年,光禄大夫家庙遭日军烧毁,仅存遗址。现被列为花都区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3月,经省、市文物专家考证鉴定,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批准并给予大力支持,我会会长骆鼎出资一千万元,由广州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汤国华教授担纲设计,开始重建光禄大夫家庙的准备工作。9月12日,经过一年多的前期准备工作,光禄大夫家庙重建工程奠基仪式在炭步镇华岭村光禄大夫家庙遗址举行。区委副书记钟国雄,广州大学建筑和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岭南建筑研究所主任、古建筑专家汤国华;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区新闻中心、区广播电视台、炭步镇、华岭村相关负责人;光禄大夫家庙重建工程设计单位、建设单位、骆秉章后人代表、华岭村乡亲以及新闻媒体的朋友们等共同见证了这一简单而隆重的开工仪式活动。会长骆鼎表示,光禄大夫家庙重修工作将在2015年国庆前完成,建成后将其作为乡土历史,爱国主义和廉政历史文化教育的场所,让后人瞻仰和铭记一代乡贤,为广州打造世界文化历史名城,花都区争创全国文化先进区尽一份微薄力量。此次活动经《广州日报》、《新快报》等多家媒体报道后,引起区内外的广泛关注。
(四)协助区纪委出版清廉文化丛书《一帘花影》
今年7月,由区委常委、区纪委书记陈家飞和我会常务副会长李远共同担纲主编,副秘书长刘浪担任副主编之一的花都区“清廉花都文化建设丛书”《一帘花影——花都廉洁诗文楹联鉴赏》由广州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并在我区“纪律教育学习月”活动期间派发至全区党员人手一册,作为“读廉书、学廉洁”的学习资料。这是我会配合区纪委编著的第一本公开出版发行的诗文楹联鉴赏图书。全书共约14万字,按廉政篇、爱国篇、励志篇、勤奋篇及修身篇五个篇目,共收录花都诗文楹联鉴赏63篇。其中骆秉章相关楹联诗文共收录进8条,计8500多字。在写作体例上,该书采用注释、译文、赏析、延伸阅读相结合的方式。在内容上,对由花都籍历史名人创作的、或是与花都区内名胜景观相关的、或是由虽非花都本土籍但与花都关系密切的历史名人创作的各类诗文楹联进行了一次较为集中、全面、深入的整理与赏析。此书出版后,赢得了区内外的广泛好评。
(五)花都历史名人网宣传和管理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花都历史名人网自创办以来,一直是我会对外宣传骆秉章和花都地方历史名人的窗口。今年初,根据宣传需要,网站增加了容量,我会的活动情况得以在第一时间内发布。目前,由刘浪具体负责的历史名人网对我会各种活动及相关文章都做到了及时上传,迅速更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初,我会将李远担任主编之一的《菊花山下——花都名人廉洁故事》一书中所涉及的骆秉章、洪秀全、冯云山、汤廷光、商衍鎏等计74位本土名人故事全部上传至花都历史名人网,有效推进了我区名人文化宣传和建设工作。目前,花都历史名人网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点击量已经接近15万次,成为我会对外联系和交流的一个有效窗口。
(六)不断加强与区外兄弟社团的学术交流和互动联系
一是调研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8月2日,我会骆鼎、李远、刘兆江、刘浪等一行调研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和河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会会长蒋武生进行了会谈和交流。双方就各自协会今后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方向进行了探讨。蒋武生重点介绍了河源拟在今年11月围绕“东江文明与河源地域文化构建”主题举办2013年学术年会暨“两地”文化论坛的筹备情况。李远也对我区民间文艺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协会的发展情况作了介绍。双方均表示,河源和花都地方人文相近,历史文脉相通,且为近邻,今后,将加强两会间的文化交流和合作。
二是参加“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论坛活动。9月15日,由广州市文广新局指导,广州炎黄文化研究会主办的“广州新型城市化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建设”论坛在广州大厦举行。来自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约100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我会骆鼎、李远、刘兆江、刘浪应邀出席论坛。论坛上,刘浪还代表我会作了《当前骆秉章研究的思考与建议》的专题发言,其同名论文被收录进大会论文集。会后骆鼎会长还向原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龙建安赠送了骆秉章研究书籍和资料。
三是参加首届“广州海珠祠堂文化节。10月12日,首届“广州海珠祠堂文化节”于广州市海珠区黄埔村开幕。我会李远、刘兆江、刘浪应邀参加活动。双方就当前祠堂文化的开展和今后民协的交流达成了初步意见。活动中,我会还向海珠区民协赠送了《骆秉章研究论文集》等书籍,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我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七)大力配合我区开展的各种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
一是参与一年一度的“盘古王诞”祈福活动的举办。9月13日,花都(狮岭)盘古王诞祈福活动盛大举行。活动的主题是“拜盘古•祈永昌”,主要由敬拜主礼、歌舞敬祀以及祈福永昌三大部分组成,其中又细分盘古开天、上奉贡品、净手上香、恭读拜文、行施礼拜、歌舞敬拜、百狮抢花炮、祈福传承八项议程。活动中,我会会长骆鼎应邀担任了10名现场施拜祈福嘉宾之一,是我区唯一连续两年在盘古王诞活动中担任嘉宾的人员。此外在整个活动组织策划、新闻发布及宣传报道等工作中,我会李远、刘兆江、贺安、卢福汉、江毅、王卫华等人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为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是参与花都湖公园的开园仪式活动。9月29日,在国庆长假到来之际,历经一年多时间建设而成的花都湖公园正式对外开放。为此,花都区举办了简单而隆重的开园仪式。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雁文,区委副书记、区长林中坚,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书记骆秋强,区委副书记钟国雄等区领导,区法院院长、区检察院检察长,部分原区领导以及区水务、园林等建设单位的干部职工约200人参加了开园仪式。我会会长骆鼎作为政协委员代表和杨雁文书记、林中坚区长以及区人大代表刘青共同为花都湖公园开园揭幕。
三是协助区政协文史委《花都文史》“楹联碑刻”卷和“祠堂”卷的编撰工作。在《花都文史》“楹联碑刻”卷和“祠堂”卷的编撰过程中,我会李远、卢福汉、刘浪、胡文汉等人撰写了大量的稿件,刘兆江等人深入我区各镇村,拍摄了大量的图片资料,使该系列书籍得以顺利出版。
四是协助区宗教事务局开展我区寺庙资料的整理编撰工作。今年9月,我会协助区宗教事务管理局,对全区的寺庙资料进行挖掘整理,在该局的指导下,李远、刘兆江、刘浪等人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反复收集整理,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图片的基础上,分别编印出狮岭盘古王庙、炭步镇水口村康公庙、三华村水仙古庙、藏书院村洪圣古庙、茶塘村洪圣古庙等庙宇介绍资料,并编印出版,得到了区宗教局领导的肯定和好评。
回顾2013年,我会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引起了区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除相关活动不断见诸媒体报端外,5月17日,《新快报》“广东望族”栏目以八个整版的篇幅;10月17日,《深圳商报》文化广场人物周刊用半个版面;11月12日,《广州日报》以四分之一版的版面报道了骆秉章生平事迹和当前骆秉章的研究活动开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骆秉章在外界的影响。
此外,2013年,我会会员也纷纷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今年初,经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批准,我会刘兆江、卢福汉、江毅、贺安、刘浪五人加入省民协,成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6月25日,广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第七次会员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会上进行了换届选举,我会李远、刘兆江、江毅当选为市民协第七届理事会理事。7月,由李远担任主编之一的《菊花山下——花都名人廉洁故事》荣获2012—2013年度中南五省(区)优秀教育读物奖三等奖。9月,由第六届小小说金麻雀奖获得者、全国著名小小说评论家雪弟等人编撰的小小说评论集《中国小小说地图•广东卷》正式出版,我会副秘书长刘浪被收录其中,成为该书收录的广东省63位小小说作家之一。 9月,刘兆江编著的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广州珐琅》一书出版。该书是作者继《祠堂文化》、《广州灰塑》之后出版的第三部研究专著,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我省在广州珐琅研究上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12月,刘浪短篇小说集《兄弟是手足》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各地新华书店和京东、亚马逊及淘宝等网上书店有售。此外,刘浪还应区委宣传部和城市管理局的邀请,为花都湖公园的“花都花园”背面石刻文字撰写了《花都•花缘》文字,为我会赢得了较好的声誉。
二、2014年主要工作思路
一是协助区文联搞好《岭南文化知识书系》(花都卷)多卷本的编撰和出版工作。目前,经区文联初步确定,由我会会员担任编著的有:《话说花都》(编著:李远)、《盘古王诞》(编著:陈棣生)、《晚清名臣骆秉章》(编著:刘浪)、《花都非遗》(编著:刘兆江》共四部。我会将集中精力,配合区文联重点抓好这一方面的工作。
二是做好骆秉章奏稿、奏议的整理出版工作。目前,我会理事胡力平已经就骆秉章相关奏稿、奏议的出版工作做好了准备,正在进行校对工作。新的一年里,这一著作如能按期出版,将对骆秉章研究和我区的历史名人研究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是进一步强化组织建设。新的一年里,我会将聘请对骆秉章研究事业有兴趣,具有一定声望和影响力的人士担任研究会的名誉会长和顾问,为顺利推进协会工作,广结人脉,创造条件。同时,我会将在区内外积极发展新会员。
四是继续编印协会会刊。新的一年里,我会拟出版第二期骆秉章研究会刊,有效整理、出版和宣传我会在骆秉章研究和花都历史名人研究上取得的新成果。
五是继续办好花都历史名人网。新的一年里,我会将上传《骆秉章研究论文集》和《一帘花影——花都名人楹联诗文鉴赏》的全部电子版文字,使网站内容更加充实,丰富。同时将根据情况对版面进行调整和更新,力争网站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六是不断加强与区内外社团的互动和合作。新的一年里,我会将本着“走出去,带进来”的原则,和曾国藩研究会,曾国藩和湘军文化研究会、左宗棠研究会等社团的交流和互动,学习先进经验,加强交流合作,将协会的整体素质和协会研究水平来一个质的提升。
广州市花都区骆秉章研究会
201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