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汤廷光,幼名朝焰,学名廷光,字朗亭,广东省花县炭步乡石湖山村人,生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农历十一月,卒于民国22年(1933)农历正月初二(1月27日),享年68岁。 汤氏早年毕业于广东黄埔水师学堂,是首届毕业生。他为加强海防建设长期过着戎马生活。一段时期又主管疏河道、兴水利工作而不辞劳苦,因而一生都与海河密切相连。在粤桂战争将危害羊城之际,担任过短暂的地方军政要职。在粤局平定时,受命重操海军职务。晚年以迭更多故,引疾离政,息影家园。 汤廷光任海圻舰舰长长达12年(1909至1920年)。笔者之一胡应球曾任该舰航海三副,因而对汤氏之为人及事迹知之较详,只因事情距今已近60年,要详叙其战绩勋劳,诚恐意犹未尽。笔者之一汤锐祥虽了解不少家族传闻,但因当年政局动荡多变,海军史料零乱不全,史书提及汤氏又多是轻描淡写,面对此情,常感力薄能鲜。 为了史料得以流传,现将其各项事迹分述于后。
二、出身于黄埔水师学堂
同治四年(1865)10月清朝续办洋务“新政”,以建设海军为“新政”的中心。为了培植海军人才,1866年左宗棠在福建马江开办“求是学艺局”,这是中国训练海军、设校育才的开端。粤洋水师创校育才较迟。1885年两湖总督张之洞调任两广总督,10月12日他在《奏筹议大治水师事宜折》中,建议在广东开设学堂,训练人才。1887年8月3日,张之洞又在《奏创办水陆师学堂折》中,再次申述在粤设水师学堂的理由和迫切性。 清政府对张之洞的奏请,极为重视,依议实行。这样,广东水师学堂便于1887年在“博学馆”的基础创办起来,地点在广东黄埔长洲岛,称广东水师学堂,民国时期改称广东海军学校。马江位于福建闽侯县东南,又称马头江,亦作马渎江,又号马尾,著名的马尾船政学堂就设在这里。 “博学馆”原名“实学馆”,是前督张树声于1880年(光绪六年)所办,张之洞接任两广总督后改称此名。
汤廷光生于半殖民地化日益加深,国家民族屡遭列强污辱的年代,深受强兵富国,拯救民族危亡的爱国思潮影响,决意奋发图强。惟家境贫穷,无以为学。适逢广东兴办水师学堂于黄埔,汤廷光在家兄日亭的鼓励下,认为投身从戎是效力国家的好时机,毅然报考。以成绩良好,条件相符,被学堂录取,全家为之庆贺。
当时水师学堂全部费用由政府拨给,住宿、伙食、衣着、书籍文具以及各种杂用,一概公费支付。水师学堂分轮机、驾驶两系。汤廷光攻读驾驶班。学堂训练严厉,考试严格,各学科教材采用外国最新版本,并聘请外国教员,以英语讲授。对于学习外国语文有不便时,则加用华人翻译,转相解授,以便领悟。
学堂的学习生活既艰苦又紧张,非刻苦习练便难以完成学业,所以当时官僚子弟、纨袴娇儿都不敢问津。这学堂遵循中国早期海军造就人才的惯例,水师学成之后,拨入练船,先在中国沿海口岸游弋,认真练习。一年之后,再经学堂选其中材艺优异者,由国家派往英国学堂、兵船学习。谭学衡、汤廷光等因学习成绩优等,登舰练习期满后,被派往英国留学,学成回国则长期在海军军舰任职。
三、管带海圻军舰出使日英美等国
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全军覆灭。次年,清政府重建海军,向外国订造兵船。由德国伏尔铿厂制造的2950吨级“海琛”、“海容”、“海筹”三艘巡洋舰于1895年11月25日驶抵中国塘沽。由英国阿蒙士庄(又译阿姆斯庄)厂制造的当时中国最大两艘巡洋舰4300吨级“海圻”号和“海天”号,也于1899年由赴英监造员程璧光率领驶回中国。是时,清政府任命提督衔补用总兵叶祖珪为北洋水师统领,萨镇冰为帮统领兼海圻舰管带(即舰长),任命程璧光为海琛舰管带。
海圻舰
1906年,清政府将南洋海军与北洋海军合为一军,随后任命贝勒载洵、萨镇冰为筹办海军大臣,设立筹办海军处,萨镇冰兼任海军提督,统领全国海军,萨原任海圻舰管带一职由程璧光升任,而程原任海琛舰管带则由汤廷光接任,这是汤廷光从较小军舰管带晋升巡洋大舰管带的起始。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载湉与慈禧太后那拉氏接连病死,清朝廷举行大丧,各国使者前来致祭礼。为了与日亲善,清朝廷特派贝子载振为赴日答礼特使。载振乘汤廷光任管带的海琛舰从天津出发,到马关经神户往东京谒见日本天皇。当海琛军舰回航抵神户时,当地华侨派出代表登舰拜谒舰长汤廷光,并致热情的欢迎辞。华侨还假神户中华会馆招待慰问全舰将校士官,时莅临来宾18人,会员45人。会上洋溢着华侨商民喜见祖国海军的欢乐心情与对祖国海军的厚望。此次汤廷光率领军舰遨游日本海,是他日后驾驶吨载量更大的巡洋舰“海圻”号巡航欧美远洋的一次成功的演习。
宣统三年(1911)3月13日,海军大臣兼海军正都统(即海军总司令)载洵上奏清政府:英王加冕,拟派巡洋舰队统领(即司令)程璧光率“海圻”巡洋舰前往。以彰敬意,而敦睦谊。 当时是晚清末年,朝廷腐败无能,国力日衰,屡遭列强侵略欺凌。在资本主义列强纷纷崛起的帝国主义时代,庞大的封建帝国的中国已经沦落为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弱国,在国际舞台上受着不平等待遇。 英国是海军强国,在海洋上英旗所处无日落,这次以国际平等礼遇邀请中国派使者参加英王加冕盛典,令清廷受宠若惊。惟中国海军很少出国访问,军舰也缺远洋巡游的经验。清政府批准载洵的请奏,任命贝子载振为大使,并以海军巡洋舰队统领程璧光为副使,率领海圻巡洋舰前往英伦参加英王佐治第五的加冕典礼。载振大使本准备乘海圻舰前往,后改道西伯利亚赴英。
3月26日,程璧光奉海军部命令,率领海圻舰从上海杨树浦起碇启航,这是中国军舰第一次远航欧美,途经香港、新加坡、亚丁、塞得港、马耳他、直布罗陀,航程8000海里,历时近两月,于5月23日驶抵英国,在英第一军港扑资茅(Portsmouch)下碇。英皇室派海军少校谭麦士莅舰欢迎。
5月25日,程璧光偕同汤廷光和随员程耀垣、秦玉麟、一等文案汤家桢、译员张德熙,以及赴英军舰监造员林葆怿、李和等前往伦敦西修道院行贺礼(西修道院是英国宏大古迹之一,历代帝王行加冕礼所在地)。参加加冕典礼后,程璧光、汤廷光等应酬宴会各方人士几天,舰上官弁士兵则放假游览,欢庆远航的胜利。 海圻军舰跨越太平洋、大西洋航行的成功与顺利驶过英伦海峡,揭穿了洋人制造的华人没能掌握复杂航海技术的谰言,说明中国海军已具有驾御远洋航行技术的能力,这是中国海军首次为祖国争取到的荣誉。
当军舰准备利用这次远航的便利,巡游各国时,适遇墨西哥发生排华举动,华侨受到居住地官吏的虐待,频向清政府呼吁救援,清政府以海圻军舰在欧洲之便,电令程璧光率舰开赴美洲墨西哥保护华侨。6月,汤廷光驾驶海圻舰由英伦前往美国,先抵华盛顿,中国驻美公使登海圻舰会见程璧光、汤廷光,约定前往白宫谒见美国总统。
程璧光、汤廷光还利用出访之便与美国海军界高级官员进行交往。在美国期间,又接清政府来电,略谓墨西哥排华事已经平息,着令率舰转道开赴古巴,慰问古巴华侨。 8月上旬,汤廷光领带海圻舰抵达古巴。古巴华侨喜颜悦色,扶老携幼来观祖国的海军,舰上官弁列队欢迎。随即开军侨联欢大会,热闹非凡,古巴人士亦以为壮观,休业三日,让各界人士登舰参观。
为了庆贺祖国海军莅临古巴慰问华侨,古巴华侨主办的《旬报》出版临时增刊,详细报道了中国特使率海圻舰到美国和古巴访问的情形。刊头的标题是:“第一艘中国战舰访问美国受到热烈欢迎。”并影印海圻军舰及中国驻古巴领事、古巴华侨代表与程璧光、汤廷光、程耀垣的合照。 海圻舰正要回航返国时,刚好清政府在英国阿蒙士庄厂订购,派林葆怿监造的排水量2600吨的肇和舰,及由李和、黎弼良监造的排水量2400吨的应瑞舰,都已经制成,便电令程璧光率海圻舰返回英伦,以统率肇和、应瑞两舰一齐回国。汤廷光驶舰到达英国时,适遇英伦煤矿工人举行同盟罢工,军舰燃料购置不足,不敷海圻、肇和、应瑞三舰返华之用。只好让肇和、应瑞两舰暂留英国,程璧光先行率领海圻舰回国。
9月2日,汤廷光指挥海圻舰由英伦起碇启航回国,航行中风大浪高。7日,军舰摆动26度,浪涌舱面入水,中舱亦有积水。13日军舰安抵小港,因受风伤,只好入坞维修。旋闻国内8月19日武昌新军起义,全国各省纷纷响应,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不久,军舰修理完竣,即续航返国。是时,程璧光、汤廷光都以身在外洋,对辛亥革命未立寸功为憾事。
海天与海圻同是英国阿蒙士庄厂制造的两艘姐妹舰,舰身质料、装备、性能相同,但回国后,由于管带官技艺的差异,结果两舰归宿大不相同。海天舰由于管带官刘冠雄才艺低下,驾驶乏术,终于迷雾触礁沉没,损失国家资财,败坏海军声誉;而海圻舰先后出访英、美等国,受到外国元首隆重礼遇,大扬祖国声威,深受海外侨胞欢迎拥戴,历战风险,乘暴风战巨浪载誉而归。
海天舰
为了表彰程璧光、汤廷光及海圻舰员兵历尽辛劳,为国争光,中华民国海军部于1913年5月9日,列具有功人员及事迹,呈请大总统分别奖叙。根据海军部呈请,1913年5月12日临时大总统颁布命令:统领程璧光给予二等文虎章;舰长汤廷光、机关总长刘冠南给予三等文虎章……(按:海军勋章条例,对有武功或劳绩者给与文虎勋章,勋章分九等,一、二、三、四等可给与上等官佐;三、四、五、六等可给与中等官佐;四、五、六、七等可给与初等官佐及准尉、见习军官;六、七、八、九等可给与士兵。)
四、易帜响应辛亥革命
1911年8月上旬,当海圻军舰访问美国,到达古巴时,当地三民阅书报社等华侨革命团体,乘上军舰参观问候的机会,向舰上官兵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革命思想与民主共和的理想,鼓动他们参加革命,感动了不少人。汤廷光曾留学英国,受过西方国家进步思潮的薰陶,同情革命,不满专制政治,倾向民主共和。
当海圻舰从游历欧美各国返航中国抵达上海后,程璧光、汤廷光即率领全舰官兵在舰上易帜,竖起中华民国的五色国旗,以示拥护共和政体,参加民主革命的行列。 但是,为时不久,辛亥革命成果被帝国主义各国支持下的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袁世凯所篡夺,中华民国名存实亡。刚摆脱封建帝制羁缚的中国海军,又重新处于北洋军阀统治的淫威之下。官兵要求民主共和的思想行动受到压制,甚至被强令参与进攻反袁人士的反动战争。幸好驻吴淞口军舰的广大官兵,与上海国民党组织仍有联系,在张继、柏文蔚、孙洪伊等护国反袁人士的宣传策动下,每遇时机就跃跃欲试,筹备起义工作从未停止,只是由于各军舰被勒令分散驻防,革命分子受到监视与隔离,不易集中力量,采取统一行动。
1916年3月28日与4月24日,广东与浙江革命党人发动驻军起义,宣布独立反袁后,海军广大官兵的反袁情绪便日益高涨,甚至发展到拒绝执行袁世凯发布的海军炮击广东汕头民军和轰击镇海炮台的命令。袁世凯恐海军舰队有变,实行防范措施,命令各军舰分散集中于福建的福州、厦门等处,使上海的海军司令处,也难于调动、指挥第一舰队与练习舰队所属各舰。
5月9日,孙中山在上海发表第二次讨袁宣言。在各方声讨与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袁世凯于6月6日病逝,7日黎元洪接任大总统。9日孙中山致电黎元洪,促请“规复约法,尊重国会”。可是,时间过去半个月,当时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段祺瑞,百般阻挠各省护国运动首领要求恢复国会和约法的建议。
在双方势力僵持不下之时,上海唐绍仪等人便策动驻沪海军举事。在护国运动领导人的支持下,李鼎新以海军临时总司令的名义与第一舰队司令李葆怿、练习舰队司令曾兆麟暨驻沪海圻等舰舰长汤廷光等联衔,于6月下旬(因电文未署日期,很可能是25日)致电黎元洪并向全国发出通电,宣布海军独立:“率海军将士于6月25加入护国军,以拥护大总统保障共和为目的”。声明拒绝北京政府海军部的命令:“非俟恪遵元年约法、国会开会、正式内阁成立后,北京海军部之命令概不承受。”要求黎元洪下令恢复约法,召集国会。 慑于海军的压力,北京政府于6月29日被迫宣布恢复民国元年由孙中山亲手制定的临时约法,并定于8月1日召集国会。这是民国成立以来,海军参与护国运动取得的第一次胜利,汤廷光作为当时全国最大一艘巡洋舰的舰长,积极参与其事是不无功绩的。因当时海圻舰是第一舰队的旗舰,第一舰队实力远胜于第二舰队与练习舰队。练习舰队司令曾兆麟虽在海军护法通电上署了名,但他的舰队并未完全参加护国运动,仍把“通济”、“应瑞”二舰停留福州海面,只“肇和”在淞沪地区。至于第二舰队常驻长江各口岸,与北洋军阀关系密切,也未参加护国斗争。
五、率领海圻军舰南下护法
1917年5月“府院之争”白热化,23日黎元洪下令免段祺瑞国务总理兼陆军总长职务,而段祺瑞则嗾使督军团胁迫黎元洪解散国会。孙中山等民主革命派,对皖系段祺瑞毁弃约法,逼散国会,表示愤慨,联络西南护法势力,号召兴师讨逆。
程璧光与黎元洪系海军故交,清末年代共同供职于广东水师,甲午中日海战前,程是广甲舰帮带(副舰长),黎是该舰三管轮。在督军团叛乱,围迫总统府的紧急形势下,6月4日程璧光进谒黎元洪说:“叛军凌迫,大总统宜避其锋。西南诸省暴力所不逮,璧光愿率舰队奉大总统南下,号师翦逆,请速定计。”黎乃命程出京集中舰队,以应事变。 程璧光离京乘军舰南下赴沪,9日在上海高昌庙海军总司令处与总司令萨镇冰、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练习舰队司令曾兆麟及海圻等舰舰长汤廷光等,讨论北京时局,研究海军行动计划。程璧光提议,对叛逆,海军应首先声讨,以为天下倡。与会的汤廷光等舰长都表示赞成,会议一致决议发出通电,宣言“海军人士,素抱保障共和,拥护中央,维持治安本旨,始终贯彻,一德一心”。 在海军应如何参与护法讨逆问题,驻沪海军高级官员中发生分歧,总司令萨镇冰反对海军独立,主张服从中央命令,强调军人不应干预政治,以免受人利用。
为了动员各舰南下护法,在程璧光的授意下,林葆怿与汤廷光等驻吴淞口各舰舰长联衔于6月22日发出《海军独立宣言》,宣称:“去岁海军独立即以三事宣告天下:(一)恢复约法;(二)恢复国会;(三)惩办帝制罪犯。今国会已非法解散,约法亦寝失效力,而帝制罪犯且将邀赦免,是与海军拥护共和之初志,实不相符,不得已惟有宣布自违法解散国会后之命令,概不服从。” 宣言鼓舞了海军将士的斗志,舰队中声讨叛逆的声势益振,这样率舰队南下护法已众擎易举了。 海军主要军舰、主要将领的护法态度已明朗,孙中山为了协调好多方面的关系,推动程璧光下决心率领舰队南下,6月23日,他与岑春煊、唐绍仪联名邀请程璧光前往静安寺路哈同花园共进晚餐,商谈护法大计及海军南下广东护法事宜,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协议如下:(一)由海军派遣军舰北上,奉迎黎元洪南来,会合西南护法势力讨平叛逆。(二)拨出30万元作为舰队开拔经费。(三)为了发动西南各省护法,海军派应瑞舰(到汕头后则是海琛舰)护送孙中山、章太炎、朱执信、陈炯明等人先行赴粤。 程璧光根据这些协议,即与林葆怿及汤廷光等舰长具体研究实施办法。在组织调动海圻等舰离沪南下工作中,程璧光是主帅,起着领袖的作用,调动指挥各军舰南下的组织工作则主要由第一舰队司令林葆怿担负。作为第一舰队旗舰海圻舰的舰长汤廷光,因持有率舰南下护法讨逆的坚决意志,他的正义立场与积极态度对程、林调动舰只南下有良好的影响,因南下护法军舰的一些舰长、舰员在民国初年都曾在海圻军舰供职,是汤廷光的部属,与汤有故交情谊,如飞鹰舰长李国堂曾是海圻舰副舰长,楚豫舰长郑祖诒曾是海圻舰帮带,永翔舰长张曾存曾是海圻舰驾驶大副,潘文治曾是海圻舰枪炮大副。这些同袍关系使汤廷光在南下各舰中普遍受到尊重,形成他在护法舰队中处于较重要的地位。
8月5日参加护法各军舰在程璧光率领下从上海驶抵广州黄埔,为了感谢广东省长朱庆澜致电欢迎海军舰队移师粤海进行护法斗争的诚意,程璧光、林葆怿及汤廷光等舰长于8月6日出席广东各界欢迎海军舰队莅粤大会。8日程璧光还偕同林葆怿、汤廷光前往省长公署拜会朱庆澜,面谢他对海军护法的热情支持。
在讨伐龙济光的斗争中,汤廷光率领的海圻军舰屡立战功。军政府为了表彰参与护法的陆海军有功人员,公布了《陆海军勋章条例》与《陆海军奖章条例》,对陆海军参与护法在事出力的武官普遍晋升授勋。1919年5月26日下令给汤廷光加海军中将衔,7月7日授予二等嘉禾勋章。
六、援粤驱桂,就任广东省督军兼省长
1920年8月16日粤桂战争开始,粤军分三路回粤进攻桂军,因士气高涨,又得民众拥护而节节推进;桂军处处受挫迅速出现败势。20日汕头发生兵变,桂军首领刘志陆仓皇弃城逃跑,澄海、汕头为粤军占领。粤军进攻之快,使率舰队赴汕头海面的林葆怿也感到措手不及,不敢出击助桂。这时,海军舰队内发生了海军行动方向的争论,闽派头子林葆怿被迫于汕头危急时召开军事会议进行讨论,以图统一思想,助桂反粤。会上,海军次长兼海圻舰长汤廷光首先发言,他说:“公等若助桂,廷光则自由行动。”坚决反对海军舰队助桂攻粤。闽派魏子浩(海军部军务司司长)和桂系军阀安插在舰队内的王懋(受封为海军少将)则提出:“粤军进入汕头时,军舰即行开炮攻击。”广大粤籍军官则以海军开炮,势必危害居民,实与海军南下护法宗旨相违背,纷纷发言坚决反对,有的激烈地说:“如果开炮打粤军,则惟有将海军解散。” 当时主持会议的林葆怿见粤派官兵援粤声势高涨,深恐粤、闽两派军舰发生意外事件,不敢支持助桂攻粤的意见,只好主张调和。会上争论双方妥协的结果,乃决议海军坚守中立的态度,军舰则撤离汕头,驶往铜山。汤廷光的正确主张第一次在海军舰队内占了优势,会后,舰队内赞助粤军回粤讨桂的呼声便日渐高涨。
9月7日,粤军邓铿等部攻占惠阳,发起对惠州城的围攻战,粤桂战争进入决战时期。10日晚上,海军舰队司令部在广州海珠召开临时军事会议,讨论时局,议定海军行动方针。为了对驻广州城内桂军施加压力,舰队司令部函请桂系粤督莫荣新到会,莫畏惧托辞不来,派儿子莫正聪代表出席。会议席上,海军各舰长纷纷质问桂军现有实力能否抵抗粤军?莫正聪不能回答。军政府海军次长汤廷光是广东花县人,与广州各社团关系密切,早已接受商民保障广州治安的请求,出于维护桑梓,随即明确表示态度说:“若果惠州方面,桂军不能固守,则粤军进石龙,海军即助粤逐桂,以维持地方,免至糜烂。” 在会议反桂助粤气氛高涨的时候,有人即席用电话向莫荣新质问,因莫氏答非所问,会中人士更为愤怒,遂将莫正聪拘留。海军舰队这一行动,意在威逼莫荣新率带桂军从广州撤退,这是护法舰队在汤廷光等粤派将领推动下与桂系军阀公开决裂的第一个步骤。海军舰队的态度由谨守中立到公开转向帮助粤军、逼迫桂军,使莫荣新大为震惊,他即时约请政务会议主席总裁岑春煊、广东省长杨永泰和驻广州各军将领邓文辉、谢卓英、申葆藩、魏邦平等开紧急会议,研究应付危急局势的对策。莫荣新伪称自己可以辞职离粤,督军由谭浩明继任,提议商请海军舰队从中调停。会议决定将此项办法由邓文辉、申葆藩、魏邦平作代表向海军舰队方面转达,请舰队司令林葆怿出任解调人,希望海军舰队将莫正聪放回。 莫荣新这次请海军出来调停战事,纯粹是缓兵之计,他对海军舰队提出清还对海军的欠饷及罚款20万元的要求则拖延不实行。当时亲桂系的军政府海军总长林葆怿,则借口顺从各界人士敦请为由,通电表示愿任调解人,进行调解工作,实则暗中助桂,帮助莫荣新摆脱困境。
是时,汤廷光即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实行因利乘便,引导海军舰队各舰长,促使舰队明确表态,进行助粤驱桂,以海军的力量来维护广州城治安,保护商民生命财产。21日晚,他约请林葆怿、魏子浩及各舰长开紧急会议,这会议是在桂军出现败势、舰队官兵助粤驱桂呼声高涨的时势下举行的,所以,会上首先由汤廷光宣布莫荣新种种罪状:不特祸粤,并仇视海军,为粤计,为护法计,不能不助粤驱贼(指桂系军阀)。助粤驱贼,即维持护法,而又保存海军名誉也。处于会议上少数地位的海军闽派魏子浩等人,这时已不敢公开坚持助桂反粤的主张,但仍怀鬼胎,名为海军舰队的军费着想,实则继续帮助桂系说项,他说:“兄弟极赞成帮助粤人,但海军军费积欠至60余万之多,若一旦开炮,此款无着。”意图乃劝说各舰长为了海军舰队不断军饷来源,不宜与桂系决裂公开站到粤军方面反对桂军。对此暗护桂系军阀的韬晦之计,汤廷光即时驳斥说:“试问海军南来,为护法乎!为金钱乎?为金钱毋宁为娼妓。” 当汤、魏两人驳至面耳红热,互不相让时,林葆怿则假装公正,居间调停,向与会官弁建议:“兄弟有一善法,对粤军方应否相助,由多数取决。”接着向会上各官弁征询说,赞成助粤者起立,由于当时桂军败势难返,粤军胜利在即,粤人治粤声势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潮流,因此与会者都起立表示赞成,连魏子浩也抢先起立表态,不愿成为众矢之的,替桂系军阀殉葬。因此,在汤廷光等粤派官弁的努力下,会议便一致通过了海军舰队援助粤军驱逐桂军的决定。当然,由于当时海军舰队领导层政见并非一致,尤其是以林葆怿为头子的闽派将领魏子浩等从中作梗,这个决定只停留在会议上表态,会后并无公布或发通电,海军舰队各军舰也没有作出驱逐桂军的攻击行动。但是,会议能够作出这样的决定,则表明护法舰队于粤桂两军决战的关键时刻,在粤派将领的努力促使下,已开始摆脱林葆怿等闽派人物的控制。
自军政府1918年5月改组以来,迷失政治方向两年后,护法舰队这时又重新转回到孙中山的护法旗帜之下,在此义举中,汤廷光立了首功。护法舰队的态度变化,对当时广州战局发生了重大影响,使广州地区的军事形势更有利于粤军,而桂军的败势更明显了。
9月27日晨,广东地方派将领魏邦平(第五军司令兼省警察厅厅长)、李福林(福军司令兼广惠镇守使)在广州珠江南岸宣布独立,声援粤军回粤。 时在上海的孙中山获悉李福林、魏邦平已经倒戈反桂后,于29日复电嘉勉,敦促李、魏两部协同海军护法舰队讨伐桂系莫荣新。同一天,孙中山还与军政府政务总裁伍廷芳、唐绍仪联名致电林葆怿、汤廷光等护法舰队将领,敦促舰队在粤军讨伐桂军的战斗中“开炮助战,勿留余孽,以祸中国”。 海军护法舰队当时担负调停责任,为了防止调停失效时广州突生变故,决定由汤廷光负责协同李、魏两军,筹备武力调停,拟定水陆布置办法。28日晨在李、魏两军宣布独立,对莫荣新实行“兵谏”后,驻黄埔的海军陆战队移驻广州海珠海军司令部河堤一带,在长堤(现沿江路)派出岗警驻守。同安、楚豫两舰驶至河南士敏土厂附近河面,原驻守芳村河面的永翔、豫章二舰,担任对沙面的警戒。 当汤廷光执行决定,调动有关军舰控制省河交通的工作部署完成后,广东省盐运使程耀垣也带领盐运署的缉私舰艇联翩驶抵南石头,参加到讨伐桂系莫荣新的行列。是时,海军大小舰艇驶至省河的共达二十多艘,它们有力地支持了李福林、魏邦平所部及所掌握江防舰队的反桂部署,协同步骤,控制省河交通,断绝了当时困守市内的桂军对外的河上交通线,迫使莫荣新所部进一步陷入困境。 在陆荣廷通电宣称粤省督军一职可让给除陈炯明外的粤人,以及各方人士都渴望用和平方式解决纠纷,以便平息战祸,保持广州市的繁荣的情势下,30日李福林、魏邦平接到孙中山电示后,便偕同陈炯明派驻广州的代表黄强到海珠海军司令部,与海军总长林葆怿、次长汤廷光及全体舰长举行会议,讨论解决广州危机的办法。李、魏二人以陆荣廷通电已说请粤省诸公选举贤能继任督军为理由,提议推举汤廷光接替莫荣新担任广东督军职务,与会者一致赞成,林葆怿表示同意,汤廷光便接受公举。 会议决定将此事通告有关方面,当时莫荣新未及请示陆荣廷,不便出尔反尔,未公开反对。市民闻讯,信以为真,喜讯相传,皆大欢喜。省河两岸,尤其是河南与长堤一带商民,家家燃放鞭炮庆贺,商店纷纷启门营业,一度出现了灯火辉煌的夜市,重现了欢乐景象,代替前段时期的战乱恐慌气氛。 但是,桂军又玩弄新的花招,莫荣新提出交卸督军印信的苛刻要求:“汤廷光必须向他作出充分保证:(一)要证明汤是博得粤军的敬仰,并有能力维持全省的秩序。(二)在桂军交出他们的枪枝、弹药和撤回广西前,汤必须补付十个月欠饷,总数约为1500万元。”提出这样广州商民没法同意支付的苛刻要求,是桂系为破坏和解设置的严重障碍。 与此同时,莫荣新又指使沈鸿英等桂军军官发通电、撒传单,反对汤廷光接任广东督军,妄称:“鸿英等仰承督军(指莫荣新)意旨,勉支大局,无论何人,僭称督军,鸿英等统率三军,誓不承认。”这样,广州的形势又回复到“满城风雨”的战时景气,使人们感到广州城内随时都有爆发战事的可能,于是一度启市的商店又纷纷关门停业,市民也纷纷迁移避难。 面对这种危急形势,粤军代表黄强根据陈炯明的授意,劝告汤廷光为了广州市局面的安定与市民的安全,即时接任督军职务。他致函汤廷光说:“粤局安危,系于公一人之手,今莫督既欲息战,以免生民涂炭,则我公应出而代接督军印信,以副民望。”
为了维护商业繁荣的广州与商民人等的安全,汤廷光应广州各社团代表的多次吁请,在粤军与李福林、魏邦平所部的支持下,于10月5日武力接任广东督军职务,并在原孙中山大元帅府驻地——士敏土厂宣告就职,以实际行动逼使陆荣廷、莫荣新兑现迭次宣称“退让归政”的诺言。9日,汤廷光还以督军的身份在海珠海军司令部召开和会,以期讨论桂军撤离广州市的问题,后因桂系伙同岑春煊等人从中破坏,使会议无结果而告停顿。
为了确保广州免遭兵祸,汤廷光就任督军之日,即发出《各路军队各守防地的布告》。布告云:“当此锋镝之余,求所以慰我粤人者,自以维持治安、恢复秩序为急务,保卫地方。各治军长官,期各严约所部,不得借故挑衅,致启纠纷。如或抗违,即属甘为戎首,咎有攸归。本督军汤惟有顺从民意,执法相绳,不能为贻祸地方者宽也。”
七、受命与卸职
长期熟谙海军舰队指挥本领的海军中将汤廷光,在广州濒临战祸之时,临危受命,接任粤督兼省长。他能短时期转任地方军政要职,是粤桂战争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当时广东政局错综复杂,各派势力协调推举的结果。汤廷光这一从政经历,体现出他关心民瘼,顺应民情,维持粤局,护卫羊城的精神。
汤廷光轻权位,重民意的政治风格,在履职伊始就表白于就职演说、通电与宣言之中。 10月8日在就任督军的演说中说:“鄙人今日为桑梓服务,接任督军以后,地方一切治安当负全责;但一俟全省军队收束停妥,决当辞职,敬避贤路。敢请各界诸公,有以进而教之。” 10月29日在兼理省长的布告中说:“自顾凉德藐躬、兼军民两政,才力更惧弗胜。第念吾粤民治方始更新,本督军再辞不获,谨行接受印信,宣告就职,暂以兼理名义行使省长职权。俟大局稍定,承乏有人,仍当克日移交,俾释重负,为此布告,仰全省军民人等一体知照。” 1920年11月2日,陈炯明由石龙到达广州,驻广州各军举行欢迎宴会,会上汤廷光首先致欢迎词:“此次我粤军打退桂军,抢回广东,皆陈总司令之力。汤某初时出任调人,实为保存安宁起见。钝拙如某,岂能胜此督军、省长重任,不过以既受公推,不能摆脱,勉强就任。今陈总司令回省(指省城广州),应请一致公推陈总司令克日接任督军、省长,造福乡邦。汤某心口如一,此系出于至诚,望大家共体此意,俾好早得息肩,陈总司令亦不必谦让。” 朴实言词表现出汤廷光让位的诚意。历经汤、陈彼此函信磋商仍未意见一致时,汤廷光便公开发表《请一致公推陈炯明接管广东军民两政》、《报告交卸广东督军、省长印信》的通电以及发布《敬告全粤父老昆弟书》。
汤廷光1920年10月5日接任督军,29日兼理省长职务。11月1日军政府下令裁撤广东督军的建制,任命陈炯明为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掌握广东军民两政。从文字材料看,汤廷光的履职时间,督军是24天,省长仅有3天。惟实际情况并非这样,因为陈炯明多次谢绝接纳督军印信,并致电孙中山,请委任汤廷光为省长,汤陈互相推让拖延时间达8天之久,10日陈炯明才接受督军省长印信,通电就任广东省长兼粤军总司令的职务。
八、一生功过盖棺论定
1922年3月27日孙中山改组护法舰队的胜利,是海军将士南下护法以来的大快军心的喜事。夺舰战斗胜利后,舰队全体官兵即通电声讨林葆怿为首的闽派毁弃护法,败坏海军人格的罪行。并致电孙中山大总统说:“同人等愤海军之腐窳,为根本之改造,爰集同志,扫除海军败类。托天之福,群丑溃败。用敢申明素志,共策进行。(一)拥护正式政府;(二)整顿舰队,实行北伐;(三)完全服从大总统命令。有渝斯旨,鬼神殛之,特此宣言。” 与此同时,舰队官兵以爱戴的心情,恳请海军部长汤廷光勉任其难,继领海军,统率将士,为国立功。
孙中山于4月29日饬令汤廷光销假,着即日回部视事。 在孙中山饬令销假与海军官佐士兵列队到寓所敦请下,5月1日汤廷光回海军部重新履行部长职责。同时,孙中山任命温树德为海军舰队司令,并对所属各舰的舰长进行调整。至此,改组护法舰队工作便胜利完成。 汤廷光在海军官兵拥戴下回海军部视事仅45天,6月16日凌晨即闻陈炯明发动兵变的枪炮声,急剧的政治漩涡又从珠江河上滚滚而至。
8月9日孙中山离粤往上海后,广东全省军政大权全盘落在陈炯明手中,广州军政府是时已名存实亡。在这种局面下,汤廷光认为海军部此时既无存在的可能,也没有维持虚名的必要,因而决定关闭海军部一些机构,将部务收束。汤廷光便在9月1日通电宣布辞去军政府海军部长职务,声称:“今后有关南方海军(指驻粤护法舰队)的一切事务,均由广东舰队司令温树德全权负责,所有属于海军的档案,也将转由温司令暂时保管。” 这样,军政府的海军舰队暂时改称广东舰队,而长期担任护法海军领导职责的汤廷光也就摆脱了海军的领导职务。
1923年1月粤局迅速发生变化,1月15日陈炯明在战事失败后通电下野离穗。2月21日孙中山胜利返回广州,他不再复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职务,而于3月2日成立统率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在委任各部部长时,孙中山仍然特任汤廷光为大本营海军部部长,这是军政府对汤廷光的全面评价,是孙中山对汤氏的量才重用。汤廷光时巳年迈,平时到部视事不多,海军舰队的日常工作,仍然交由舰队司令温树德全权处理。汤廷光的部长职位则继续到1925年7月1日广州国民政府成立、大元帅大本营工作结束之时,因为国民政府是时管辖军舰不多,只设军事部,没有海军部建制。至此,汤廷光便卸去各种军政职务,摆脱政治活动,日中闲暇,息影家园。
1933年1月27日,适逢农历新年初二全家老少喜庆新年之时,汤廷光早餐素食后,正想步行外出,突觉身躯不适便半卧在长椅上小憩,夫人黄安珍因屡见此症状,还以为他年近古稀,稍息即愈。不幸,此次乃系脑溢血症,还未及请医,瞬间他便安详地辞逝,享年68岁。 海军同袍闻此噩耗后,国民革命军第一集团军海军舰队派遣军乐队到汤家寓宅致哀,舰队司令张之英敬撰挽联曰:“南中护法赖坚持,最难敝屣功名,粤土至今思大树;江上戈惭未学,不获借师耄宿,海疆遽尔失长城。” 经海军同袍、旧友的呈请,国民政府据汤廷光于民国著有殊勋,特发褒扬令,着行政院优发抚恤金,以示褒奖,以昭懋赏。全文如下: “前海军总长汤廷光,秉性忠贞,精娴韬略。辛亥革命,首以海圻军舰易帜响应,克奏肤功。六年护法之役,倡率海军赴粤,扶持正义,卓著勋劳。嗣以迭更多故,引疾退居,淡薄寡营,尤贞素守。兹闻溘逝,悼念良殷,着行政院从优抚恤,以示国家追念之意,此令。”
(作者简介:胡应球,黄埔海军学校第十五期毕业生,历任民国海军海圻舰三副、永丰舰二副、安北舰舰长、自由舰舰长等职。解放后历任政协广东省委员会第三、四、五届委员。1991年11月19日以94岁高龄在广州逝世。 汤锐祥,汤廷光之子,生于1930年,现任中山大学中国革命史副教授。)